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三十五章 诸国降王侯长(第1页)

罗幼度在上方静静的看着表演,限制恩荫制度这是长远必然之举。

这恩荫制度是华夏上古时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先辈有功而给与后辈入学任官的待遇。

汉朝的荫任制,唐朝的门荫皆是如此。

本来这是朝廷对于有功之臣的一种恩泽,但最后都会成为巩固政治地位,败坏吏治,维护士绅官僚特权和既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尤其是唐末五代,皇帝为了拉拢朝臣,朝臣为了巩固地位,将恩荫制度彻底玩坏了。

历史上宋朝非但没有改正,反而变本加厉,将恩荫制度变为收买士大夫官员的一种方式,对其名额大范围的扩充,范围更大,名目繁多,什么圣节荫补、大礼荫补、致仕荫补、遗表荫补等等,甚至连旁支、异性、门客都能享受此利,最终导致严重的冗官冗吏现象。

做个对比,作为大一统的唐王朝,李世民为了节约开支,将中央朝廷两千多官员减至三百六十四人。而宋朝严苛的来说,并非大一统的朝廷,只能算是封建割据,但他们的中央官吏在宋仁宗时代就超过了一万七千余人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你当官的越多,效率就无法提的上来,臃肿就是溃烂的开始。

宋廷又采用厚禄养廉的制度,朝廷大部分的税收都进了士绅官僚的口袋,百姓的生活也可想而知。

当然在获利的士大夫口中,大宋的政治清明,富庶远迈各朝。

若不是终宋一朝,四百余起的「刁民「起义,真就信了。

罗幼度一直都在寻找机会对恩荫制度展开限制,只是这约束恩荫制度关系文武乃至大虞朝廷所有中上级别官员的利益,即便他身为皇帝,也不敢轻易开口。

哪怕是皇帝,也得顺应时势。

现在却是一个机会。

潘美在罗幼度的扶持下,已经成为武臣集团在庙堂上的发言人,他的话很大程度能够代表武臣。

但韩熙载的分量明显不够,不足以代表这大朝会的上所有文臣。

一瞬间无人敢接茬。

本就给韩熙载这样刻意针对,受到文臣看戏嘲弄的武臣,来了精神。

大虞朝廷这个阶段的武臣几乎都是凭借战功一步步走上来的,大多数都不懂政治场里的弯弯绕绕。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不理解约束恩荫制度代表什么,在他们看来就是晚一些恩荫,不过就是晚一些日子领俸禄。武臣最不缺的就是钱,相同一级别的官员,武臣的是俸禄是文臣的两倍。

这还不包括打胜战的犒赏以及空饷之类的额外收入。

他们之前不开心主要还是因为韩熙载将他们在皇帝陛下面前逐一弹劾了一遍,还单方面的约束他们,损害他们的利益。

现在弄巧成拙,起了敌忾的心思,一部分人便如打了胜战一样,就怕没直接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了。

面对咄咄逼人的武臣集团,赵普看着有些义愤填膺,又有些恼羞成怒的文官们,发现不少人都望着自己。

此宋琪罢相,赵普的势力开始膨胀,逐渐取代了对方的地位。

他露出为难之色,给众人一副无奈的表情,出班道:「陛下,臣觉得潘相公的建议极好。

读书学礼乃人臣本份,未出学堂,字不识礼不通,即便受陛下恩典,得了一官半职,亦是庸才,败坏家风。」

热门小说推荐
不辞春山

不辞春山

卫蓁娇媚动人,出生名门,是长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娇花。婚事在即,她即将嫁与年轻的太子。太子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无人不道这是一桩好亲事。卫蓁却做了一个的梦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话本中的人物,太子另有所爱,娶她别有所求,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爱恋的阻拦。最后太子登基,迎娶白月光入宫,卫蓁则成了冷宫废后,早早香消玉殒。话本到这里结束,可梦里一切都在延续。不久王朝更迭,一位少年将军起兵谋逆,攻入皇城,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入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杀了皇帝,娶了卫蓁的牌位。从梦里醒来后,卫蓁出屋,望着自家后院那位时常来找阿弟一同练武的俊美少年,微微出神。祁宴出生高贵,意气风发,鲜衣怒马,是全长安城最耀眼的存在。若无意外,他会如他的父辈祖辈一样,一生戎马沙场,保家卫国。直到那一日,他如往常来友人家做客。春日的微风荡漾,竹帘摇晃,玉佩碰撞声响起。少年转首,看到帘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春光明灭,女郎冷清美艳,一惯是不喜言笑。却在看到他后,唇角露出了一丝甜润的笑意,极致的明媚。十七岁肆意张扬的少年将军,轻轻愣住,平静回以一笑,耳后却涌起一层淡淡的薄红。他心中有一场春风化成的疾风骤雨,为她摇晃。此后无论春日秋时,都将逆流而上追逐她。那一日,他动了春心。祁宴向来做事光明磊落,直到那日,决心谋划得到那个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