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有这样的孙子,真好啊!
忽然,老朱又想到了什么,问道:“这么多的防伪措施,新钞的制作成本,只怕不低吧?”
吉垣弯腰微笑道:“那奴婢就不知道了。”
“不过,奴婢听到消息,说是吴王殿下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每一项都厉害得很。”
“都能降低钞票的制作成本。”
“所以,印制这些新钞,应该是花不了多少钱的。”
“要不然,吴王殿下也不会将新钞的币值,都定得这么低。”
老朱微微点头。
吉垣说的,确有道理。
新钞的最小面值,才一文钱。
熥儿既然印这样的钱,就说明其制作成本,还要远远低于这个数。
毕竟,一张新钞很小。
老朱再度望向天空,心中堆积许久的阴霾皆一扫而空,喃喃道:“标儿,你都看到了吗?你的儿子,咱的孙子,真了不起啊!”
声音极轻,便是呆在一旁的吉垣,也完全听不到。
看着皇帝陛下在呆,吉垣小声出言道:“吴王做成这等大事,陛下要不要也重重赏赐一下呢?”
不料,老朱却是摇了摇头,高声道:“赏什么,不用赏。”
“咱的龙椅是他的。”
“万里江山是他的。”
“整个大明天下都是他的。”
“咱还赏他干嘛啊!”
“咱赏他整个大明天下,难道还不够吗?”
……
大明银行总部所在的后院。
朱允熥正与杨士奇、姚广孝两人一起交谈。
下方,数十名账房先生正噼里啪啦打着算盘。
这段时间,大明银行和新钞,取得了令朱允熥都意想不到的成功。
原本他还担心,大明的百姓,被原来的大明宝钞坑惨了,不会轻易信任新钞。
没想到,随着一系列的措施强制推行,新钞竟然以极快的度,重新取得了百姓的信任。
有时候也不得不感慨,老百姓们的集体记忆,似乎并不是多好。
而方便快捷这一特性,对人的影响,远比朱允熥原来想象的要大得多。
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大明日报》大力宣传的功劳。
舆论的威力,是十分可怕的。
日复一日的宣传,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人的心理认知。
新钞就这样被迅的接受了。
至于原来旧钞……
在朱允熥看来,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将其遗忘。
不闻,不问,不管,当其不存在……
原因有三。
一是无论用什么价值去收回旧钞,都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