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又或者如军屯一般,分配相应的田地。”
“只要士兵和将领在裁军之后,皆能安置妥当,便无需担忧军队生乱。”
“裁军和整肃军纪可同步进行。”
“只保留精锐之兵。”
“全国所有的兵马,皆似如今大明海军一般,待遇高,前途好,又何愁不能做到军纪严明呢?”
“到那时,税务司查税,军队便不会再成为阻碍了!”
杨士奇再度呆住,他猛然响起外面的新军将士,仅以一万人,便能不费吹灰之力的征服倭国。
如果大明的军队,都有这般战力。
那大明军队的数量,确实可以大幅度裁减。
“太孙殿下的治国之能,远卑职万倍。”
“如此安排甚是妥当。”
“只是,要做成此事,所需的银钱,恐怕并非小数。”
朱允熥笑道:“这就得依靠你的大明银行了,先行贷款垫付。”
“后续朝廷每年皆有巨额商税收入,不必忧心还款之事。”
这便是有钱的益处。
若无银钱,他所有的规划皆为空中楼阁。
“太孙殿下谋算周全,胸有成竹,卑职钦佩之至。”
他们于马车上交谈着,不知不觉间,已然抵达了皇宫门前。
杨士奇笑道:“这最后一事,乃是陛下对太孙殿下违旨出征倭国之事极为震怒,殿下恐怕需好好向陛下请罪了!”
姚广孝合十言道:“太孙殿下无需过度忧心。昔日太孙殿下抗旨未归朝,率军远征,朝中便有人呈上奏章弹劾太孙殿下,称太孙殿下自作主张,公然抗旨,不忠不孝,恐难以承继大统。”
“陛下阅此奏章之后,勃然大怒,当下便下旨,将上奏之人活活杖毙。”
“自此之后,朝中再无人敢参劾太孙殿下。”
“由此可见,陛下虽对太孙殿下违旨远征之事心怀恼怒,但心底还是颇为疼爱太孙殿下的。”
朱允熥嘴角微微上扬。
老朱最大的优点之一,便是对子孙后代极为宠爱。
当然,若换一个角度,这也可能是他最大的缺陷。
马车在宫门前停了下来。
“陛下口谕!”公公扯着那刺耳的鸭公嗓尖声喊道。
朱允熥赶忙疾步上前接旨。
只听得那公公高声念道:“咱年事已高,哪经得起那般热闹,这献俘仪式,咱绝不参加!”
“咱这脾气,糟糕得很,更是半点儿气都受不得,那个忤逆不孝、抗旨不遵的孙儿,咱一眼都不想见!”
“咱要到城外好生休养去了!”
“这皇宫,就留给那个大逆不道的逆孙独自呆着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