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如今的探听司,已经深入大明各个州府县衙。
每天打听到的情报都非常之多。
远远过了老朱的锦衣卫密探和检校。
没办法,谁让探听司的经费比锦衣卫密探和检校充足得多呢。
有钱能使鬼推磨。
有钱当然也能打探更多的消息。
情报司的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第一批派往大明境外的情报人员,已经出。
只不过,以如今的通讯手段,要等他们在国外扎根并传回有效的情报,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擅长搞阴谋诡计的姚广孝,对于布置探听司和情报司各项工作,做得非常到位。
新的情报人员,也正在接着训练。
朱允熥曾过问过几次,便现他对情报安排之周密,远在自己的预料之上,自此也不多问了。
朱允熥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军队改制和裁军上面。
最重要是稳定将领们的人心。
眼下的大明,因为各项改革全面铺开,已经够乱了。
军队绝对不能乱。
虽然朱允熥并不认为眼下的卫所军有多强的战力。
可他也不想带着新军再重新打一次天下。
为此,朱允熥多次前往大明军事学院,讲课,与将领们交流作战心得,拉近感情,并将一批一批的有威望又忠于自己的将领委派出去巡视,稳定军心。
同时,不断将地方将领调入军事学院学习,拉拢将领。
一连串走马灯似的操作起了不小的作用。
至少,大明军队的改制和裁军都在极为顺利的推进,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更没有引任何动乱。
只有各地藩王的军队,暂时还没有大的变动。
在正式削藩之前,朱允熥也不打算去动藩王。
新军仍在继续扩招。
按照朱允熥的计划,下一步,新军要扩充到六万人。
不过,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只能慢慢进行。
他本来就有勋贵将领的支持。
此前那些勋贵将领还将他视作不懂事的少年,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允熥在朝野的威望越来越高。
特别是担任大明军事学院院长,又亲自领兵出征,有了赫赫战功之后,再也没有人敢用从前的目光看待他。
大明战神之名,已经得到了诸多将领的一致公认。
这其中,除了朱允熥本身战绩辉煌,能力群之外,《大明日报》不遗余力的宣传,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
这句话未必正确。
但如果不是谎言,而是稍微进行了一些夸大和美化的“真话”呢?
很多时候,人们在第一次听到某个人如何厉害的时候,会不以为然。
第二次听到的时候,甚至有些反感。
第三次听到的时候,会一笑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