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旁边的众人默然无语,心里也是倍感耻辱。
曾几何时,吐蕃不过是仰望他们的一个小国罢了,几十年过去,吐蕃却已经是跟他们分庭抗礼、不可忽视的一方大国了。
甚至于他们现在不得不承认,吐蕃在军事上丝毫不逊色于大唐,甚至犹有过之。
武皇后按捺住内心的愤怒,淡淡道:“此次吐蕃来访我大唐,必然是敌非友,来者不善。稍后还请诸位不要懈怠,以免堕了大唐国威。”
众人纷纷拱手:“是,天后娘娘。”
………………
半个时辰之后。
在众人的等待之下,一个太监快步走进来,恭敬道:“吐蕃使者赞悉若率一众吐蕃使者前来觐见天后娘娘。”
武皇后微微颔首:“让他进来吧。”
那太监随即退下。
片刻之后,一个身着吐蕃服饰、头发扎成辫子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他面容硬朗,浓眉大眼,皮肤黝黑,一抹八字胡却是给他增添了一丝狡猾的色彩。
他领着一众使者,朝着武皇后行了一礼。
“噶尔·赞悉若多布见过大唐天后娘娘。”
武皇后神色平静:“诸位使者免礼。”
“前些日子听说贵国赞普身体不适,偶感风寒,不知如今状况如何?”
赞悉若微笑道:“多谢天后娘娘关心,赞普身体已无大恙。此次微臣来访大唐,带来了赞普的书信,还请天后娘娘一观。”
他说着掏出一封书信,旁边的上官婉儿上前将这封信接过,检查了一番,随即拆开递给武皇后。
武皇后看了几眼,凤眉微微挑起,珠圆玉润的鹅蛋脸上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讥笑。
“贵国赞普的问候,本宫已经收到。赞普希望两国和平,这也正是本宫以及陛下所希望的。”
“只是吐蕃屡次侵犯我大唐边疆,如何能算得上和平共处?”
裴行俭等武将纷纷转过身来,目光冷然地盯着一众吐蕃使者,铁血肃然的气息瞬间弥漫开来,让人喘不过气的压力向着这些吐蕃使者扑面而来。
不少吐蕃使者面色微微一变,顿时反应过来,大唐虽然败给了他们吐蕃几次,但是仍然是那个东方最强大的国家,不容他们小觑。
不少人心里微微凛然,将心头的那一丝轻视捻去。
赞悉若神色不变,不慌不忙道:“两国边疆征战,亦非我赞普所愿。只是边疆混乱,有时候误会颇多,容易起纷争。”
“去年我吐蕃与大唐战于青海之上,两国刀兵相向。我吐蕃赞普十分伤心……今年特地命微臣前来,将贵国大将王孝杰归还大唐,以示我吐蕃愿与大唐和平共处的诚意。”
殿内文武百官一愣,眉头紧锁。
他们当然知道吐蕃此次前来是带了王孝杰,只是没想到吐蕃居然就这么轻易地把他们这边的大将放回来?
武皇后凤眉微微蹙起。
她是从大唐政治博弈中杀出来的天后娘娘,可不是十几岁的少女那般好蒙骗,吐蕃会有这么好心?
她冷冷地注视着赞悉若。
“条件呢?”
赞悉若摇了摇头,一脸人畜无害。
“天后娘娘误会了,我国赞普是真心的希望能够跟大唐建立良好的关系,和平共处,绝无任何要求。我国将贵国大将王孝杰也是毫发无伤地送回来了。就在殿外,娘娘现在就可派人将他带走。”
众人面面相觑,吐蕃真的就这么好心?
武皇后深深的看了一眼赞悉若,淡淡道:“只要边疆稳定,我大唐自然也不希望和吐蕃产生矛盾。诸国安定,和平共处是我大唐一直所提倡的。”
赞悉若面带微笑。
“如此,那便再好不过了……两国和平是我国赞普一直所期望的。赞普一直仰慕中原文化,希望能够跟大唐的关系更加亲密。”
“当年太宗皇帝嫁文成公主,今昔,何不亲上加亲?我国吐蕃王子,正值当年,仰慕大唐太平公主许久,今日微臣前来,正是向天后娘娘提亲。”
卫蓁娇媚动人,出生名门,是长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娇花。婚事在即,她即将嫁与年轻的太子。太子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无人不道这是一桩好亲事。卫蓁却做了一个的梦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话本中的人物,太子另有所爱,娶她别有所求,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爱恋的阻拦。最后太子登基,迎娶白月光入宫,卫蓁则成了冷宫废后,早早香消玉殒。话本到这里结束,可梦里一切都在延续。不久王朝更迭,一位少年将军起兵谋逆,攻入皇城,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入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杀了皇帝,娶了卫蓁的牌位。从梦里醒来后,卫蓁出屋,望着自家后院那位时常来找阿弟一同练武的俊美少年,微微出神。祁宴出生高贵,意气风发,鲜衣怒马,是全长安城最耀眼的存在。若无意外,他会如他的父辈祖辈一样,一生戎马沙场,保家卫国。直到那一日,他如往常来友人家做客。春日的微风荡漾,竹帘摇晃,玉佩碰撞声响起。少年转首,看到帘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春光明灭,女郎冷清美艳,一惯是不喜言笑。却在看到他后,唇角露出了一丝甜润的笑意,极致的明媚。十七岁肆意张扬的少年将军,轻轻愣住,平静回以一笑,耳后却涌起一层淡淡的薄红。他心中有一场春风化成的疾风骤雨,为她摇晃。此后无论春日秋时,都将逆流而上追逐她。那一日,他动了春心。祁宴向来做事光明磊落,直到那日,决心谋划得到那个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