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百三十六章 巨粮矛盾严世蕃 天地造物不测竟将尔等覆载其中(第3页)

农业从事人口,加上之前生育率的鼓励,人口更是逐年暴增,而大明经过土地改制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后,土地分配是按人头分的。

粮食过剩,这就暴露了很多很多问题。

比如,农户收入开始减少,人口增多,土地开始不够分了,家家户户怎么养家糊口?

再比如,随着农业产量的增加,农民对农具、生活用具等的需求也随之增长,从而促进了手工业的繁荣与发展。

如今百业聚兴,百家学说中的墨家、公输家得益于《仙工博物志》更是对农业的推进,有了极大的帮助,比如各种先进的农具。

此外,还有冶铁业的发展,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先进的农具,还有纺织业,则满足了人们对衣物的需求。因此,农业的发展,为大明手工业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广阔的市场。

农业受损,将导致手工业的原材料供应不足和市场需求萎缩,从而严重影响手工业的发展。

许多从事手工业的百姓,将失去生计,导致行业衰退,民间更是有百姓开始对‘启思革新’的国策,发出了质疑。

比如:朝廷终究是读书人的天下,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百家学说,都不过是昙花一谢等等论调,直接对国策开始冲击。

一些在工匠之道有卓越天赋的百姓子弟,更是忧心忡忡。

不仅如此,还有商业、畜牧业、渔业等等行业,都因为农业受损,而遭到冲击。

短短五年时间,因为一个‘巨粮危机’,从而导致百姓忧心忡忡,甚至怨声载道。

底层百姓不高兴了,尤其是经过‘启思革新’国策洗礼,百姓早已经有了一个言论相对自由的概念,这可就直接影响到官老爷的利益了。

毕竟,每年向朝廷汇报,政绩评级的时候,除了‘省计财富’、‘府计财富’甚至是‘县计财富’外,还有民生考核。

不爽,你还不能捂嘴!

如果捂嘴了,那就是对国策‘启思革新’的质疑和挑衅,每年考核的时候,多少双眼睛盯着,衙门内部自己人,可都眼巴巴盯着。

不捂嘴,同样也会被打上政绩不合格的标签。

五年时间,从布政使司到知府,县令,官员政绩评级,逐年下降。

两京一十三省的大明朝,各个省的财富下降,那就直接导致‘国计财富’逐年下降。

如此一来,好嘛,刀子直接捅到了六部老爷们的身上,捅六部等同于捅内阁诸老。

不仅如此,皇上那边又催,明年就要内阁拿出个土地改制第三,第四阶段开启的章程。

这对于高高在上的内阁来说,可谓是腹背受敌,就跟架在火上烤一般。

“啪啪啪!”文华殿内,高拱把桌子拍的震天响,“我就不明白了,如今的大明朝,还能被区区的天灾影响到吗!”

“河内县连着一个月的暴雨,山体滑坡,田地荒废,这些都是户部的责任!”

被高拱指着鼻子骂,担任户部尚书的严世蕃暴脾气也上来了,拍着桌子怒声道:

“高肃卿你说话注意点!”

“天灾,天灾也能怪我户部的头上吗?”

“啪!”高拱又是一拍桌子,怒声道:“我是在说天灾的事吗?我是在问你,为何区区一个月的暴雨,能让如今的大明仙朝发生洪灾!”

“嘉靖七十年之前,也有洪灾吧?影响到百姓什么了?从来没有!”

“我朝百姓如今对所谓的小天灾,早已没有了畏惧,因为他们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朝廷!”

“如今到嘉靖七十五年了,反而出现洪灾,淹毁农田,房屋的情况,这是对朝廷颜面的践踏,”高拱说着,上前几步,质问道:

“我问的是天灾吗?嗯?我问的是,为何去年、前年,都不修水利?”

“朝廷为何不拨款修水利,”说着,高拱转身怒视向吏部尚书李渊明,也是严党嫡系,道:“河内县县令,为何还不撤了他的职!”

吏部、户部都是严党一派。

此刻面对高拱的质问,李渊明只能沉着脸,不说话,他能说什么?如何撤职?撤不了!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