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些人绝大多数都已经在大明府州县任职,甚至还有不少入了海外布政使司。
而像是东林书院中最大的领头人,自然是顾宪成与申时行二人。
顾宪成如今已经是吏部右侍郎,不过吏部在严家的手中,而顾宪成又是东林党派之首,其本质则是裕王一派。
自然是处处遭到打压!
基本上他这个吏部右侍郎,就是一个闲职。
不过像是申时行,因为此前曾在裕王的举荐下,在当年徐阶重返内阁后成为瀛州府知府镀金,之后成了扬州府知府。
虽不至于是布政使这种封疆大吏,却也是真正的实权人物。
这些年,裕王府更是有意将其调往法兰西布政使司,担任按察使。
总之,如今的东林党,或许在内阁,六部这种大明权力巅峰还不足以插足,影响几乎没有,但从侍郎官职开启。
一直到大明府、州、区县这一层级的影响力,可以说如今依然有赶超严党、景王、高拱、张居正等派系之势。
可见如今的东林党之势何等强盛!
也正是因为,来自这方方面面的政治势力,所以裕王府如今的势力,在大明朝可以说是与严党平分秋色。
这如何能不让诸王视安王和裕王府为眼中钉?
此时东林书院众多大儒,正汇聚在一个身穿棕色长衫身边,吟诗作赋。
“顾师?”看到那棕色长衫的中年背影,朱由检一愣,意外不已,显然没有想到可以在东林书院看到顾宪成。
没错,此人不是旁人,正是东林书院的创始人之一,顾宪成。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筑基初期的修士。
“少主!”这时,其他人也看到了朱由检,于是纷纷转身行礼。
“我等见过少主。”
见东林书院一众大儒对自己行礼,朱由检此前因为被大哥朱由校威胁回裕王府而严肃的面容,不由一宽,抬了抬手道:
“诸位先生无需多礼,快快请起。”
或许是因为常年在东林书院静修,与这些当世大儒谈经论道,议论朝政天下,让他完全将这些人视作了亲近之人。
此时看到这些大儒对自己行礼,自是不会拿捏皇族的架子。甚至他心里还有些不喜这些大儒对自己如此尊敬。
不过有些道理他自然也明白,身为皇族,身份上注定了旁人见到他就必须行礼,这是与生俱来的,无可改变。
“少主,”顾宪成手拿折扇,笑着拱手道:“在场诸位都已知晓,殿下即将返回京城王府主持大局。”
“因此便商量着在此为少主践行,”说着,顾宪成的语气微微一顿,左右看了看在场众人后,又对朱由检轻笑道:
“况且,在我们看来,这些年少主所学已登堂入室,该出师了。”
出师?听到这两个字,饶是朱由检,也不由的一愣。
“哈哈哈。”而看着朱由检这一副发愣的模样,其他人顿时哈哈大笑。
一时间,楼外风雨楼内笑,东林士人此刻尽显书生意气与洒脱。
人群中,被簇拥的朱由检感受着身边的氛围,心中既是欢喜,又是不舍。
不过想到大哥说的话,若是自己不回去,那么父亲就会对东林书院动手。他太清楚父亲朱常洛是个什么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