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百八十六章 上层心思你别猜东林党完了(第2页)

严绍庭看着眼前的七品小知县,面容始终和煦,直到他说完这才开口道:

“此事我已经知晓,炎律,劳烦你联系其他人,让他们不要惊慌。”

“相信朝廷,只要调查属实,有人蓄意破坏帮扶国策,那么朝廷绝对不会纵容!”

“你尽管放宽心,照顾好自己麾下的百姓,恪守本职即可,坚信,邪不压正!”

听到严绍庭这位严党的三号人物,竟然叫自己的字,而不是名,顿时,这位七品绿袍知县顿心中不由一暖,当即绷着脸肃容道:

“有严尊的一句话,下官等人就放心了,还请严尊放心,下官等人必当恪守本职。”

都是官场的老油条了,即使他只是一名小小的七品知县,也自然能明白,严绍庭这一番看似官面上的话,实则是老练的体现。

东林党率先出击,很明显是要将严党一脉彻底铲除,所以严绍庭不可能坐视不理的。

如此说,不过是因为如今是灵网通信,一些话自然不能被“网监司”的人知晓。

严绍庭纵横官场多少年,又是严阁老亲历培养,还曾得到海老爷的赏识,又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留下把柄受制于人呢?

“嗯,放手去做事吧,相信朝廷。”严绍庭摆摆手,在绿袍知县的行礼中关闭了通讯。

“你们怎么看?”严绍庭没有急着安排下去,怎么对付东林党,而是抬头看向站在自己对面的两个丰神俊朗,气质不俗的青年。

这二人不是旁人,正是严绍庭的长子严肃之,字伯瑾。和次子严云从,字伯龙。

听到父亲这是要考校自己二人,严肃之跟严云从二人对视了一眼,然后严肃之道:

“二弟,你先来吧。”

看着面前互相谦让的两兄弟,严绍庭眼底闪过一抹笑意,心中却是欣慰不已。

严家不是皇族,未来家族的产业很多。

自然不需要担心家里的孩子们争夺,左耳出血像是皇室那般,兄弟面和心不和的情况。

至少,严家四代这一辈人中,不需要担心。

毕竟,如今的严家,他们这些人都还在,而且未来不出意外,只要不是进入传说当中的仙界,他们对严家始终有着话语权。

最重嗯要的是现如今的严家,所处的阶段正是族内团结一心发展壮大家族的时候,任何不利于团结的因素和人都会被踢出家族。

听到大哥让自己先说,严云从也没有客气,点了点头上前一步,拱了拱手,道:“父亲,儿以为,我严家必须要做出反击。”

“东林党这些年仗着背后有裕王府撑腰,不断的在大明境内发展势力。”

“当年儒家何等势大,自从朝廷铲除了孔家,天下儒宗便树倒猢狲散,群龙无首。”

“这些年东林书院的崛起,俨然有想要成为新的天下儒宗之首的势头。”

“其实不仅是想要成为,”严云从说着,语气一顿,道:“这些年东林书院虽然什么话都没有说,但其行为俨然是儒宗之首。”

“甚至不少东林士人背地里,早就有了想要复燃儒宗死灰的想法。”

“他们经常明里暗里的以为儒宗证名为由,网络当年那批旧儒生,一起抨击父亲。”

众所周知儒宗之所以会沦落至此,从原先的辉煌巅峰跌落谷底,完全因为严世蕃蓄意打击报复孔家的原因。

甚至,在儒宗众人看来,严世蕃“抬出”的所谓的“启思革新”国策,根本不像他当初嘴上说的那般是为了解放民众思想。

现如今的“启思革新”国策,能成为一条持久国策推行,影响深渊至此,完全是因为皇帝的意志不可违,再加上朝廷确实需要。

否则,所有人都明白,严家父子肯定不会真的把“启思革新”这事给办成了。

其实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严世蕃当初最先提出“启思革新”国策的时候就没打算把这当回事,完全就是为了借题发挥,动孔家。

也是严嵩老谋深算,做事老成持重,这才把这事给做成了。

所有人都知道“启思革新”虽然名义上是严世蕃提出的,但朝中但凡有点势力的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严嵩在给严世蕃铺路罢了。

提出并完善“启思革新”国策的人,就是严嵩。

当初严嵩以为自己大限终至,不会看到家族兴旺的那一天,才这么做的。

因此,让以东林士人为首的天下儒宗众人,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革新?革的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天下儒宗!

换句话说,其实严嵩和东林党之间,真正的仇恨,是要追溯到天下儒宗这个根源上的。

“因此,儿以为,此事绝不能妥协!”严云从说着,眼底隐隐有杀机闪现,“必须要趁着这一次的机会,将东林党赶尽杀绝!”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