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方才杨秋风大闪了舌头,一不留神刚吹了个牛就被打脸,自觉面子挂不住。
见王平兵少,杨秋又自恃武勇,也就不愿去避让王平的锋芒了。
杨秋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击败眼前这支伏兵,然后带着缴获的人头旌旗去见夏侯尚和徐晃。
见杨秋不退反进,王平不由感到一丝惊讶,很快这丝惊讶又变成了昂扬的战意。
倘若杨秋退入小径,狭窄的地势就很难施展,杨秋可以借助地势一夫当关,万夫难开。
而现在。
杨秋选择了硬碰硬,这正合王平的意!
你杨秋不肯避我王平的锋芒,我王平难道还会惧你杨秋的锋芒?
都是战场悍将,谁也不愿意轻易言退。
“杀!”
低沉的喊声响起。
汉军咆哮着冲向前方的魏军。
魏军也不甘示弱的迎向汉军。
杨秋虽然是关中宿将,但王平也非战场新人。
人数相当的情况下,比的就是双方谁更能坚持。
而在战场外。
一路斥候直奔丹水城,一路斥候直奔南乡城。
如郭淮所预料。
南乡城的夏侯尚和徐晃,虽然短时间内会忌惮刘封是在用疑兵之计而不敢轻易出城,但时间一久定也能觉察到刘封的劣势。
刘封的劣势是什么?
兵寡!
不论刘封如何的调度,兵寡的劣势都是无法改变的,这个劣势还会随着关中援军的到来变得更大。
故而刘封制定的所有战术,都是以“拖”为目的。
探得南乡到丹水之间有战事,夏侯尚立即取来南乡郡的地图,指头点在几条小径上。
“定是关中的援军被汉军挡在了丹水城外,分了偏军走小路而来,徐将军,你带一支兵马去增援,我带兵去打刘封在城外的坞堡。”
夏侯尚当机立断。
前几日不敢出城,是怕刘封设伏。
毕竟丹水距离南乡也不到百里,两地汉军要驰援并不难。
可现在不同了。
夏侯尚已经能够肯定,关中的援军抵达了丹水城外。
丹水城的汉军若动,关中的援军也能紧追而来。
这是机会!
徐晃则有不同的想法:“刘封虽然分兵丹水,但有坞堡城垣在,以少量兵力也能守住坞堡。关中援军远来疲敝,如今又被挡在丹水外,未必能有余力。
更何况,我们并不能确定刘封是在坞堡还是在丹水。倘若刘封在丹水,你我若是分兵,或会中了刘封的分兵之计。不如由我集中城内精卒去增援,以免被刘封各个击破。”
夏侯尚想的是如何拿下坞堡擒杀刘封。
徐晃想的是如何避免不中刘封的诡计。
两人的出发点不同,所思所虑也就有了偏差。
徐晃那句不确定刘封是在坞堡还是在丹水,让夏侯尚陷入了沉思。
坞堡虽然打的是刘封的大旗,但刘封未必就一定在坞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