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邓范已经不止一次给刘封来信,希望刘封能在江陵招募些治民的贤才去新城。
如今诸葛亮看中了三郡十余万户口,刘封都不用主动去招募贤才了。
“孤既为燕王,自当以国家大事为重!丞相为了国家殚精极虑,孤又岂能不助丞相一臂之力?孤有个提议,还请丞相斟酌。”
似乎是怕诸葛亮反悔,刘封不待诸葛亮开口,就先将提议道出。
“父皇之意,本是让孤去管这三郡军政,然而理民非孤所长,三郡之所以只有千余官吏,并非孤善于理民,实乃无贤才可用。
若丞相愿意调拨治民的贤才入三郡,助孤治理这十余万户,孤可将一半的赋税钱粮,都归丞相统筹调用。
倘若丞相愿意替孤培养贤才,孤可将全部的赋税钱粮,都归丞相统筹调用。”
饶是诸葛亮一向宠辱不惊,此刻的的呼吸也不免紧促。
“燕王殿下,你莫不是在戏言?”
一半的赋税钱粮归诸葛亮统筹调用,诸葛亮还能信,毕竟刘封需要治民贤才入三郡,诸葛亮需要安置官吏统筹赋税钱粮,这是双利。
可将全部的赋税钱粮都归诸葛亮统筹调用,而附增的理由却是培养贤才,这就超出诸葛亮的预料了。
刘备将三郡军政都归刘封管的用意,诸葛亮是很清楚的:既是为了让刘封今后能助刘禅制衡群臣,又是为了让刘封今后不会因为刘禅受到谗言就被罢黜。
而现在。
刘封却直接将三郡的人才培养、人事调用和赋税钱粮统筹的权力都分给了诸葛亮!
假如诸葛亮有私心,直接就能利用这个机会将刘封在三郡的权力架空!
见诸葛亮有疑虑,刘封敛容而道:“孤一向认为,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礼乐崩坏,人心不古,乃人生憾事。
如今世道纷乱,人心多疑,父疑子、兄疑弟、君疑臣、官疑吏、将疑校,比比皆是;孤也知道,朝野间有很多人都在私下议论孤,恐孤会威胁到太子的地位。
人心又最是叵测,即便是辅佐成王定乱治世的姬旦也会被怀疑有篡逆之心。
孤身为燕王,又假车骑将军,兼督三郡,会受人怀疑,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孤之志向,不在于庙堂之高,而在江湖之远。孤只负责定乱开疆,治世理民得靠太子和丞相。
虽说父皇的本意是在保护孤,怕孤会如曹彰一般被弃用,但父皇越是如此,反而越会埋下祸根;谦恭如王莽、大志如曹操,也会在权力的斗争下而改变初衷。
孤也不敢妄言卷入权斗的漩涡中后,还能独善其身。
要制人心,需有法度,法度不明,人心难制。
孤将敢于直谏的虞翻和费诗留在身边,是孤对自我的约束;今日与丞相的提议,亦是孤对自我的约束。
君贤将相和,方能强国盛国,孤请丞相深思。”
刘封的志向和真诚,让诸葛亮也不禁凛目。
再回想近年来刘封的所作所为,诸葛亮不由沉默。
将心比心。
一直被视为刘备继承人的刘封,忽然被告知继承人改立成了刘禅,这心路历程又将会有多么的煎熬?
不是谁都能想明白的!
然而。
刘封想明白了!
兄弟阋墙,自取灭亡。
前有袁绍三子,后有刘表二子,皆是兄弟不和而引起内部文武明争暗斗,最终如一盘散沙的被曹操击败。
刘封不仅想明白了,还主动的去增加刘禅的威望,要让刘备阵营的文武都明白刘封刘禅“兄友弟恭”。
再大的势力若不能将力量揉成一股,都只是散沙。
想到这里,诸葛亮不由叹了一声,向刘封拱手一礼:“燕王志存高远,是亮浅薄了。燕王欲让亮,培养何人?”
刘封复笑而道:“除了调拨至丞相府的马玉和董恢外,再加两人,新城太守邓范、新城农都尉邓艾。”
诸葛亮微微惊讶:“马玉、董恢和邓范,皆是良才,亮也不会藏私;不知这农都尉邓艾又是何人?”
刘封起身,自书柜上取出一卷竹简递给诸葛亮:“新野人邓艾,也是邓范的族弟,自小被迁徙去了襄城为屯田民,虽然出身寒微,但不以为耻,勤勉苦学,终有所成。
副乡长林小冬晚上偶然遇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受到骚扰,仗义出手,解救上司于危急之中,就在女上司即将以身相许时...
简介何声声得知有孕的当天,看到丈夫带着另一个女人出现在医院。三年的婚姻生活,她以为他是爱她的,却没想到他恨自己入骨。何声声心灰意冷,想要转身离开。陆逾白却要困着她在身边,为曾经的算计付出代价。历经波折,何声声终于离开,迎来了新的人生。她事业起飞,成为业内知名的制香大师,身边更是各种俊男环伺。陆逾白却悔不当初,将她圈在怀里,声声,你是我的人,我不允许你离开。何声声淡然一笑,不好意思,我不认识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