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慌,是肯定的。
然而曹丕更清楚,慌解决不了问题。
蒋济的话中深意,曹丕听明白了,不外乎是“退兵”。
可退兵了,曹丕这近半年劳民伤财兴师动众的讨伐孙权,就功亏一篑了。
曹丕不甘心!
可刘封的势力都延伸到淮河上游了,曹丕又不能不去权衡个中利弊。
再加上。
撤兵后如何安抚大将军曹仁,也是个令曹丕头疼的事。
蒋济的理由虽然好,但还不够!
“子扬有何想法?”
良久。
曹丕徐徐开口。
刘晔忙道:“禀陛下,臣以为,可再与孙权议和。”
曹丕“哦”了一声,问道:“子扬之意,是想让孙权再次称臣?”
刘晔摇头:“孙权虽然反复,但我料其必不敢在这个时候再叛刘备。臣之意,是暂留孙权在江东,改变策略,以攻心为主,驻兵为辅。
孙权虽说保住了濡须口,但这半年也损失惨重,再难成气候,陛下应当将军事重心放在西部,优先对付刘备!
同时在淮河上游的义阳、平春、安阳部署重兵,且在大别山增设关卡,提防刘备今后走江夏寇略汝南。”
刘晔也绕着弯儿,将曹丕的注意力转移到淮河防线。
“还不够。”
曹丕淡淡的语气,有着不容置疑的决定。
刘晔和蒋济对视一眼,不由苦思。
曹丕口中的“还不够”,就是让刘晔和蒋济,赶紧想理由。
这个理由,必须要让曹丕在退兵的同时还能维持大魏皇帝的威严。
那就只有“谶纬”之言了。
刘晔和蒋济商议了片刻,蒋济进言道:“陛下,臣听闻江淮之地,近日地涌醴泉,去岁又有嘉禾九穗,此乃上天嘉陛下仁德,赐丰年以安黎庶。
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今既天命示儆,地灵献瑞,当顺乾坤之意,罢兵兴农。
可取铁器铸为农具,分赐淮南流民;留精兵三万屯田,余者解甲归乡。
再遣人持节入濡须口,祭告吴越山川之神,曰:陛下悯尔生灵,暂收雷霆之怒,若孙权悔罪称臣,可赦其僭逆之罪,如若不然,天必降灾祸于吴越。”
蒋济以“天命不可违+体恤苍生”为核心为曹丕寻找的理由,既能规避战败问责,又塑造曹丕“仁德应天”的明君形象,符合汉魏之际天人感应思想传统,维护了帝王“敬天法祖”形象。
简而言之:不是曹丕不能灭孙权,而是曹丕是仁君,要仁德爱民。
这样的理由,听得曹丕身心大悦。
曹丕直起身,徐徐睁开的双眸中有赞许之意:“不错,速拟诏书。”
蒋济暗暗松了一口气。
上位者想要脸面,就必须得故弄玄虚假托天命,来寻找合适的理由。
诏书很快拟定。
曹丕又派刘晔持节前往濡须口,祭告吴越山川之神,宣诏退兵。
虽然很不情愿,但曹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忤逆曹丕的圣旨,只能郁郁退兵。
持续了半年的魏吴之争,也以曹丕孙权的两败俱伤而结束。
唯一得利者,只有刘备!
江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