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1章 北伐刘封和诸葛亮的争锋6K(第3页)

一路来到太子府前。

门人见是刘封来访,不敢怠慢,忙去通传。

不多时。

刘禅披衣而出,将刘封请到雅阁,随后又取来茶水糕点,与刘封同席而坐。

叙礼后。

刘封直言了来意。

刘禅听得心惊:“我虽为太子,但从未统兵。书上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我如何能担此重任?”

似乎是觉得这话不妥,刘禅又改口道:“非我不愿,而是我怕误了父皇和兄长夺取雍州的大计。不如以骠骑将军为主将,我跟着丞相随军历练即可,一应军务,我绝不插手。”

看着想去又怕误了事的刘禅,刘封不由想到了最初时受刘备委以军务的时候,也是这般忐忑。

父兄都雄姿英武,刘禅又岂会对战场没有向往之心?

然因刘禅年幼,且刘备又有刘封这个能征善战的养子在身边,自然也不用刘禅去战场犯险。

刘禅性格又乖巧懂事,不会因为想去战场就忘记自身的职责和使命,故而一直将这个想法深藏于心。

此刻听到刘封的来意,刘禅心头又是期待又是紧张。

期待的是能如父兄一般在战场上雄姿英武,紧张的从未上过战场如何能担此重任?

看着眼前在后世还只是个中学生年龄的刘禅,刘封的眼中也不由生出了几分怜爱:“我之所以会向父皇提议让太子去当主将攻取雍州,是因为这是我专门为太子而准备的。

太子当有军威!今后继位称帝后,才能镇得住骄兵悍将,这主将,除了父皇和太子,谁都不能当!

然而父皇年迈,蜀道艰难,倘若途中有个不测,不仅攻取雍州会失败,更会令朝野动荡。

身为人子,又为人臣,太子与我,当为父皇担此重任。我在荆北牵制曹魏主力,太子由西伺机夺雍州。

而后会师长安,再请父皇登临,既可尽人子孝,又可扬大汉名,岂不美哉?”

见刘禅脸色依旧紧张,刘封又补充道:“太子无需过于忧虑。具体的军务由丞相和骠骑将军为太子谋划,太子只需忙时发号施令、闲时安抚将士,如昔日在成都监国一般。”

随后。

刘封又将主将的日常职务和掌控军心的核心要点,简明扼要的向刘禅解说。

刘禅并不笨。

能在刘备夺取襄樊期间在成都监国且不出大纰漏,就已经证明了刘禅的才能。

刘禅这个主将,并不需要刘禅去构思战略战术,也不需要刘禅去陷阵先登,更侧重于发号施令和安抚将士。

发号施令,是让将士明白谁才是益州郡的主将。

安抚将士,是让刘禅去笼络益州军的军心,避免将士只认将军不认刘禅。

刘封没有明说的是:万一益州诸将中,今后有人觉得跟着刘禅没前途,想换个阵营,拐带兵马就投曹了。

那么刘封上庸遏止的危机就有可能在益州诸将中出现。

培养刘禅在益州军中的军威,可以有效的遏制或减少这类事的出现。

在刘封的解说下,刘禅渐渐按捺住了内心的忐忑。

“父皇可会同意?”刘禅又问出了关键。

刘备同意,诸事可行;刘备不同意,诸事皆休。

见刘禅不再忐忑不安,刘封笃定而笑:“只要太子有当主将的勇气、有北伐的决心,父皇就一定会同意。”

秦始皇不喜扶苏,是觉得扶苏性格上不像自己。

汉武帝不喜刘据,是觉得刘据性格上不像自己。

李世民不喜李承乾,是觉得李承乾性格上不像自己。

朱元璋喜欢朱标,是觉得朱标性格上跟自己极为相似。

热门小说推荐
商场红颜路

商场红颜路

一个夏日的雨夜,本以为是一段奇缘,不曾想却惹上了一身麻烦,更可怕的是,竟然落入了一个精心打造的圈套,让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没根基,没靠山,没人脉,没资源,一个农村走出来的打工者,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巅峰。...

第一兵王

第一兵王

一代兵王,为替兄弟复仇越境入狱,五年后回归都市大哥做了上门女婿,被连连欺辱!自己因为入狱的身份,被所有人鄙夷!却不想自己的亲生父母竟然是赫赫有名的京都豪门太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