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章武三年(223)年,冬。
祁山城。
数百个魏军被捆绑。
魏延扛着一柄厚重的长矛,睥睨众俘如鸡犬。
又有一将,面容坚毅,蹲着身子盘问众魏俘,正是梓潼太守张翼。
二将奉诸葛亮的军令,自下辨沿西汉水北上奇袭祁山。
途径礼县时,礼县县长贾坤直接改旗易帜,请求回归大汉。
那话漂亮的:我不是叛魏,也不是降汉。我本为汉礼县长,无奈成为魏礼县长。如今大汉天兵来了,我终于可以回归大汉的怀抱了。
为了表达回归大汉的诚意,贾坤又假托给祁山城运送饮食物资,助魏延和张翼兵不血刃就夺下了祁山城。
这让魏延和张翼嗅到了不寻常:夺取祁山未免太顺利了些!
故而在夺了祁山城后,魏延和张翼就开始盘问审讯魏俘,以求获得更多的讯息。
许久。
张翼起身:“跟礼县的官吏一样,祁山城魏卒的家眷也全都在冀城。
天水郡太守马遵不信任诸县官吏,也不信任郡中兵马,常呼为‘贼’,又以众人家眷为质,将其扣押于冀县。
只要能拿下冀县,不仅天水郡诸县都能传檄而定,天水郡的兵马也能听从号令!
此乃天助你我立此大功啊!”
张翼有些兴奋。
曹魏实施的错役制度与人质制度,虽然增强了管控力但也引起了天水郡官吏士民的不满。
毕竟。
只要一犯错就要牵连家属,整天活在高压下,没几个人能承受得了。
魏延不由冷笑:“马遵一介庸才,竟也能当太守?”
一个既不信任诸县官吏又不信任郡中兵马的人,竟然身兼太守一职,魏延都在怀疑,这马遵莫非是买的太守?
嘲讽归嘲讽。
魏延也没忘记正事,唤来礼县县长贾坤,要贾坤劝祁山城的数百魏卒“回归大汉”。
能劝多少是多少!
冀县距离祁山城百余里,山脚还有个西县,想要不打草惊蛇,善用降卒是最妥当的。
“丞相大军尚需三日才能抵达祁山,我们是先取西县,还是先等丞相大军到来?”张翼按捺兴奋。
虽说同为一郡太守,但魏延是镇北将军,也是这次奇袭祁山的主将,军事上张翼是要听命于魏延的。
魏延只是沉吟片刻,就有了决定:“兵贵神速!祁山城外,未必没有暗哨存在,倘若走漏消息让西县提前有了准备,城门一关,你我无法破城。”
这次奇袭祁山本就带有侥幸,魏延和张翼也只带了两千兵马为先锋,还都是轻装简行。
别说攻城了,但凡与魏军对峙日久,魏延和张翼都得因为补给不足而退走。
如何在有限的补给条件下尽可能的完成奇袭,才是此战的关键。
祁山城的魏俘,对“回归大汉”的抗拒心理并不强。
一者是众魏俘对曹魏的高压统治不满,没有太强的归属感;二者是马遵这个天水郡太抽象,防兵吏如防贼。
这就不得不提刘备对曹一贯作风了。
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