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萧晟很愿意给黎央讲述大靖的风俗。
大靖虽然现在并不好,但是曾经好过,以后也会好的。
他期待着有一天黎央能够亲自站在大靖的土地上,亲眼看看大靖的山川河流,亲自感受一下大靖的风土人情和人间烟火。
“七月初七这一日,女子们会守夜乞愿,在晚上,女子们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祈求女神能赐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也乞求姻缘巧配。”
“除此之外,会有喜蛛应巧,将蜘蛛放在瓜果之上,次日,若蜘蛛于瓜果之上结网,则以为符应。”
黎央吃着巧果,听得津津有味。
“还有穿针乞巧,在宫中,会穿七孔针于开襟楼。”
“开襟楼?”
萧晟点点头,“也叫穿针楼,宫女都会在楼里结彩线,穿七孔针,而民间百姓,建有彩楼,百姓们聚在一起穿针赛巧。”
“女子们比赛穿针,谁穿的越快,就围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的慢的则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萧晟将拜织女,夜游宴还有一些其他的活动,全都细细的讲给黎央听,听的黎央又向往又失落。
这些传统的风俗现在或许还有流传,但并不普及,可偏偏巴嘎国和熄巴国却将乞巧的风俗保留了下来。
敏锐的察觉到黎央一闪而过的失落,萧晟继而又说,“在这一日,除了女子的活动,白日里男子们则是会晒书晒衣。”
“特别是那些富家府邸,最是能彰显底蕴财力,到那一日,会看到名士晒出各样的书,会看到富绅晒出各种绫罗绸缎。”
萧晟又将柴宿白晒肚的事情讲给黎央听,柴宿白的形象,在黎央心中更加立体了一些。
“那你们会在瓜棚豆架下偷听牛郎织女讲话吗?”
萧晟看着黎央,突然不自然的转移了视线,“什么也听不到。”
黎央愣了一下,反应过来笑的面膜都掉了,“还真有,你听过?”
萧晟僵硬的点了点头,“幼年时,萧遥特别好奇,想要知道牛郎与织女,到底都说些什么,他们会不会……”
萧晟说着说着,脸上突然怪异的红了起来,他清了清嗓子,“咳,宫里没有瓜棚豆架,她便要我带她出宫,偷偷去郊外农户家里的豆架下偷听。”
黎央笑的越来越大声,笑的萧晟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除了蚊子的嗡鸣声,什么也听不到,气的萧遥一怒之下砸了人家的豆架,不仅赔了银子,还差点被当做贼人抓进官府。”
萧晟看着黎央笑的开心,心中也愉悦,等回去王府后,要好好想想自己年幼时都做了哪些蠢事,可以用来取悦黎央的。
又讲了一些七夕的有意思的事情后,萧晟才说起来找黎央的第二件事。
“阿黎,我应该不会在西京待多久了。”从萧遥进入金銮殿开始,他应该就不会再留在西京了。
黎央听他说起了正事,也收起了笑,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