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年头,二两银子,已经不算是小钱了。
要知道,在如今的京城里,下白米每升仅为七文钱左右。
二两银子,可以购买400斤下白米。这么多米,再搭配点野菜、红薯啥的,足够一家五口人,大半年不饿肚皮了。
等大掌柜的走后,老十六很好奇的问胤禑:“十五哥,你哪来的这么多银子?”
胤禑浅浅的一笑,想逗一逗老十六,就说:“我不爱听戏、不爱逛街,更不爱外边的小吃,年俸银子倒是存下了不少。”
在宫里,上到皇太后,下到普通的宫女,每个人都有年俸银子可拿。
具体而言,皇子们在没有封爵的时候,一律比照嫔的标准,每年领取200两的年俸银子。
当然了,皇子们的吃穿用度等一切日常开销,都由内务府承担了。
这200两银子,仅仅属于是明面上的零花钱而已,康熙单独给的赏钱不算在内。
目前,皇子们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固定的年俸银子(相当于基本工资);二是生活用品、绸缎、饰品等(这算是岗位津贴);三是逢年过节、生日或读书出成绩的赏钱等(类似绩效奖金)。
老十六年纪小,又不懂得生财之道,还喜欢大手大脚的花钱,他的兜里经常没钱,需要王庶妃暗地里给予补贴。
胤禑就不同了,他可是财经类211大学毕业的硕士生,又在司局级央企副总裁的宝座上,待了很多年。
没钱打赏宫里的太监和宫女们,怎么办呢?
自然是要做生意啊!
在胤禑的身边,共有四个“哈哈珠子”小伙伴,两人一组,轮班伺候着胤禑。
其中,暂时最得胤禑信任的那个哈哈珠子,便是表叔李煦的长子李鼎。
李鼎生于康熙三十三年,已有十三岁,刚好比胤禑小一岁。
实话说,王庶妃和李煦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复杂。
大清是礼教森严的社会。嫡母的亲戚,才是正经的亲戚。生母(妾室)的亲戚,都不能算是亲戚。
比如说,红楼梦里,赵姨娘的亲弟弟赵国基,不仅没被贾环尊为舅舅,反而一直当作贱奴一般的任意使唤。
王庶妃的父亲王国正,就是李煦的嫡母之弟。
从这层关系上说,现任苏州织造的李煦,便是胤禑、老十六和老十八的表叔。
但是,坊间另有一说。胤禑的外公王国正,本是李煦手下的织工小头目。因王庶妃长得格外标致,被李煦看中了,便请嫡母王氏,认了王庶妃为干孙女。
当然了,关于王庶妃的身世,以及怎么进宫的详细过程,一直是个谜。
胤禑只知道,王庶妃曾经亲口告诉他,李煦是她的表兄。
对于精读过红楼梦的胤禑而言,李鼎可不就是贾家老太太的侄儿,忠靖侯史鼎么?
在一废太子之前,李煦和曹寅,都是脚踩两条船,既攀附太子胤礽,又暗中巴结老八。
照大清的规矩,旗人不许经商。
胤禑暗中经商做买卖的消息,若是传到了康熙的耳朵里,绝对没好果子吃。
信任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
不过,胤禑有理由相信,李鼎不可能出卖他。
卫蓁娇媚动人,出生名门,是长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娇花。婚事在即,她即将嫁与年轻的太子。太子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无人不道这是一桩好亲事。卫蓁却做了一个的梦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话本中的人物,太子另有所爱,娶她别有所求,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爱恋的阻拦。最后太子登基,迎娶白月光入宫,卫蓁则成了冷宫废后,早早香消玉殒。话本到这里结束,可梦里一切都在延续。不久王朝更迭,一位少年将军起兵谋逆,攻入皇城,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入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杀了皇帝,娶了卫蓁的牌位。从梦里醒来后,卫蓁出屋,望着自家后院那位时常来找阿弟一同练武的俊美少年,微微出神。祁宴出生高贵,意气风发,鲜衣怒马,是全长安城最耀眼的存在。若无意外,他会如他的父辈祖辈一样,一生戎马沙场,保家卫国。直到那一日,他如往常来友人家做客。春日的微风荡漾,竹帘摇晃,玉佩碰撞声响起。少年转首,看到帘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春光明灭,女郎冷清美艳,一惯是不喜言笑。却在看到他后,唇角露出了一丝甜润的笑意,极致的明媚。十七岁肆意张扬的少年将军,轻轻愣住,平静回以一笑,耳后却涌起一层淡淡的薄红。他心中有一场春风化成的疾风骤雨,为她摇晃。此后无论春日秋时,都将逆流而上追逐她。那一日,他动了春心。祁宴向来做事光明磊落,直到那日,决心谋划得到那个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