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找肖秉文拉投资啊,肖秉文可不是杨卫国这种级别可以比的。听说肖家很有钱,他自己办的厂也很赚钱。”
肖家有钱,肖秉文自己也能赚钱,这点张婉如知道,但她从未想过要去找肖秉文拉投资。她跟肖秉文虽然在同一个屋檐下,有共同的孩子,但她对他的态度比对其他人还要客气一点。因为曾经的事情,两人都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感,这个距离感都得在一个让大家舒服的范围之内,她觉得肖秉文应该跟她的想法差不多。
所以当时袁雯说到拉投资的事情,她压根就没想过找肖秉文,她不想去打破这种距离感。
“我去找他,他也不一定投啊。”张婉如道。
“你都没找过你怎么知道?你去试试呗,看看他感不感兴趣?你想想我俩未来的规划,想想我们要打造亚洲的香奶奶。我们公司要是能起来,你作为元老之一,未来也是个大富婆了。”
什么亚洲香奶奶,什么大富婆,其实张婉如倒没想那么多。虽然跟袁雯一起工作的时间不长,但两人的工作氛围挺放松挺自由的,是工厂那种焦虑机械的工作没法比的,她很喜欢。自然也对的公司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发展得更好。
之前从未想过肖秉文,但袁雯这一说,她竟然打算尝试一下。投资不好拉,而且找的投资对象不一定靠谱,万一又找个杨卫国这样的?肖秉文好歹人品还过得去。
但要借着这一层便利的关系跟肖秉文谈这事儿她又觉得怪怪的。
今天周末肖秉文也不去公司,张婉如回来之后做了一下心理准备,抱着整理好的资料出现在肖秉文的书房门口。犹豫了一会儿才轻轻在门上敲了敲,里面很快传来肖秉文的声音。
“进来。”
张婉如怀中抱着个文件夹,肖秉文停下写字的动作,将钢笔笔帽盖上,问她:“有事?”
“你……”张婉如酝酿了一下,“你对服装感兴趣吗?”
肖秉文大概猜到了她来的目的,他靠坐在椅背上,目光多了几分兴味。
嗯,终于想到他了。
第21章
肖秉文道:“服装这块没接触过,不过你可以跟我讲讲,我看看有没有兴趣。”
“是这样的,这是我们公司的简单介绍,你可以先看看。”张婉如从文件夹中拿出几张资料放到他面前,肖秉文倒也给面子,拿起认真看起来。
“国内的服装发展缓慢,建国之后到现在几乎是停滞不前。近年来,受到港剧的影响,港剧里面新潮的港风衣着才给了内陆服装一些冲击。不过这些衣服都是一些服装厂模仿港剧制作,并没有系统的品牌。所以我和袁雯的想法就是成立一家专注时尚女装品牌的公司,我们了解过国外多个品牌的发展,尤其是那几个知名大牌,从里面学习经验,并设计出适合中式女性的穿衣风格。这些是我和她按照各自对服装的理解设计出的不同风格的图纸,你也可以看看。”
肖秉文便接过图纸看起来,不管他最后会不会投资,但最起码他在态度上是尊重的。
“是挺有想法的。”
张婉如听到这话目光亮了一下,她道:“现在国内并没有能叫得出名字的服装品牌,而国内的服装基本都是出自几大服装厂,但这些服装厂并没有太多创新,基本都是仿制,时间长了就会千篇一律,把握不了流行趋势。而我们的公司会聚焦时尚,争做创新,设计出更潮流更符合年轻人想法的衣服。我相信一旦由我们公司出手的系列上市,在创新和个性上,一定会受年轻人喜爱。”
这些话是将袁雯那吹得天花乱坠的侃侃而谈中和了一下,加上了自己的想法陈述出来的。有点自卖自夸,不过本来拉投资就应该这样,要让对方看到前景,看到有利可图,不然人家是大善人吗?投资又不是搞慈善。
肖秉文听完点了点头,他道:“想法是不错的,不过我有几个问题。”
“你说。”
“你们公司的营业报表有吗?”
“……”
说实话他们公司也还没正式营业,袁雯创办这家公司也没几个月,哪里来的营业报表。
“现在营业额暂时为零。”
“你们打算用什么样的销售渠道?”
“我们打算学习国外大牌,以专卖店的形式销售。”
“专卖店?你们有做过市场调研吗?专门店的销售模式适不适合当下的社会发展,毕竟我们跟国外的发展体制不同,能在国外生存发展的不一定就能在国内生存发展。”
这点她们确实没想到。
“还有,你们对你们品牌的定位是什么?定价区间又在多少,针对年轻人的时尚也分低端,普通,中端,高端,你们想好了自己的定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