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来一份报纸!”
“小报童,你身上的报纸我都包圆了。”
“动不动规矩,这还有其他人买报纸,那单人购买报纸就不能超过五份!”
……
有人提出要将报童身上的报纸全部都买下,立刻就遭到了身边其他人的抵制和鄙夷。
若是没有人像报童购买报纸,那愿意买多少就买多少,对销售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但是如果有其他人要购买报纸,那就只能够限量购买五份。
这也是韩正泰为了让报纸能够传阅到更多的人手中,这才制定出来的规则。
“慢慢来,不要着急,一文钱一份报纸,人人都有份,不要着急!”
小报童一边维持着持续,一边忙碌的收钱给报纸。
拿到报纸的百姓们也顾不上回去,有识字的,当场就看了起来。
第五期的报纸上面曝光了很多上官家产业的黑料。
这不,才刚看完报纸,或者听人家念完报道的群众,就开始讨伐起上官家族了。
“我就知道养出上官升镜这样家族的人,肯定不是什么好人家,现在看来,果然如此!”
“此前那长安升荣侮辱保家卫国的独孤老将军时,我就觉得这上官家门风不正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上官家主子都歪成那样了,还能指望底下的下人能有什么好鸟?”
“这报纸上说,上官家触犯了大梁律令,但是没想到这县衙却丝毫不管理,真就是官官相护了呗!”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长安县衙的县令是周家的人,而这周家和上官家又是姻亲,这自家人怎么可能对自家人出手。”
……
报纸一出,原本因为春节到来而热度指数下降的上官家,顿时又被吹上了风口浪尖。
此时正值春节,正是亲戚间走动聊八卦的时候,这上官家自然就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也是因为春节期间,上官家的店铺还没有开门营业,不然上官家能够更加直面的感受到舆论对于上官家的冲击。
上官家的产业并不少,原本对于上官家而言,最大支撑的产业是盐,但是雪盐一出,他们之前费了大力气开发出来的盐井基本上就相当于废了。
连上官家自家都不吃自家制作的盐,而去购买雪盐,那还能指望这盐能够卖给其他人吗?
除了雪盐,上官家的产业也不少,有酒楼,青楼,歌坊,瓷器店等等。
这酒楼也被韩正泰的客满楼给干趴下了,后来还是花大价钱从客满楼购买了几个食谱配方,这才勉强留下了几个客人,如今不死不活的吊着。
青楼也因为大梁第一剧院的缘故,所以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去年,上官家产业的利润大幅度缩水,连往年的一半都达不到。
而现在,经过报纸将他们的产业曝光,并且揭露了其中阴暗的事情,比如这青楼歌坊逼良为娼,逼死妓女歌姬等等。
这上官家的产业不要说利润了,不赔本就很不错了。
当然了,上官家的这些产业,基本上没有面对寻常百姓消费的,更多的是世族。
只是,百姓虽然不是消费者,但是他们对一家店铺的评价也是会影响这家店铺的声誉的。
如今这上官家的店铺那就是一个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存在,在这个时候,但凡只要是爱惜羽毛名声的人,那自然是会避嫌远离的。
第五期报纸的发行,让本就受到打击的上官家雪上加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