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万份都售尽了,另外还有四千余人在各个门店表示要预定女双报。”
许芊丽将统计的结果说了出来。
“大家认为第二次可以增刊多少?”李修文看着众人问道。
“咱们报纸的群体是十二岁以上的女子和双儿,而这个群体在长安城中估摸着有二三十万人,而其中识字的不到两万人。”
韩雅在一旁做数字分析,就识字的群体而言,女子双儿远不及男子,也就是一些世族出身的才有识字的机会。
普通群众中,女子和双儿识字的加起来恐怕都没有比韩家的女子双儿识字的多。
识字的群体也大大限制了女双报的销售额度。
基本上今日售卖的一万份报纸,已经差不多覆盖了长安城的受众群体。
之所以还有这么多预定,都是一些商人想要批发购买报纸去外地售卖的。
“我建议增刊一万份,就算长安城销售不完,但是还有川门沟和那些外地商旅替咱们收底。”韩雅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川门沟的人也养成了看报纸的习惯,尤其因为扫盲班的开展,川门沟的文盲已经很少了。
而报纸的内容也很简单,就算有个别字不认识,也能够通过上下文的意思猜出来,许多人也都有通过看报纸来识字的习惯。
虽然说川门沟的基本上都是韩家的人,但是这可不代表他们能够免费拿报纸,要想要看报纸也是需要买的。
韩家其他店铺的商品,他们如果有需要,也是得花钱购买的。
不然韩家内部人人都能从铺子里面吗免费拿商品,韩家这铺子也没法开了。
当然了,大家如今工作,手头上也有钱,不至于会舍不得那一两文钱。
“嗯,我也赞同韩雅的提议,增刊一万份!”
左彤云思索了一番,点头赞同。
其他也都纷纷附和。
增刊的数量太少的话,成本相对应的就会高一些。
而增刊太多,卖不完的话,又会积压在手里造成浪费。
所以必须要准确的估算出报纸的刊印数量,这样才能让利益最大化。
“好,那就确定增刊一万份。”
李修文看向了韩安,韩安了然,将事情记了下来,让人去川门沟通知印刷厂,让他们开始动工。
“另外还有这些信件,都是读者让人送过来的。”
李修文让人将信件拿出来,摆放在会议桌上。
光明报社的地址虽然偏僻,但是因为投稿活动的展开,所以有许多人都知道的。
每天,报社的门房处都会收到许多来信。
其中有投稿的信件,有读者的意见,有举报提供线索的,甚至还有寄给韩正泰的告白信件……
五花八门。
而门房处有专门给信件分类的,根据信件不同的类别,然后将信件送到各个负责的人手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