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反观支持楚济民的,大多都是军功体制出来的将领,跟文臣的升迁法子不同,不打仗,将领是没办法升职的,而且就楚世昭带出来的这些将领,各个骁勇善战,那是非常渴望打仗的。
给老二继位,不说第二个汉武,在军事方面,最起码也是个朱棣,甚至还未必是楚济民自己想打,是他手下的将领要‘裹挟’楚济民北伐,以此获得战功。
楚世昭想来想去,那还是得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
否则不是凉了臣下之心吗?
【开皇十九年,楚世昭一手打造的丝绸之路日益繁荣,大周王朝许许多多的商户都开始通过这一条道路对外进行贸易,这也使得路经丝绸之路的许多国家开始对着大周王朝的商户收税,以此来获得利益。】
【起初楚世昭认为这些国家的收税应当是合理合情的,于是也对那些来往大周王朝的西域商户收缴商税。】
【然而有一个国家名为花剌子模,它位于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占据了一片风水宝地,自认为是一方霸主,又觉得丝绸之路蕴藏着黄金财富,想要独占丝绸之路所带来的贸易优势。】
【楚世昭派遣了使节,不断地周旋在这些西域国家之中,在丝绸之路中,不乏以大周王朝官方性质的商人,而楚世昭也通过售卖其他国家不曾拥有的丝绸、茶叶等等商品,充盈国库。】
【在丝绸之路上,大周王朝的丝绸、瓷器、茶叶是最受欢迎的商品,几乎每一次交易都能带来丰厚的利润。】
【开皇十九年三月,花剌子模派遣了自己的军队控制住了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贸易路线,并手起刀落,将那些来自于大周王朝的商户杀的杀,捉的捉。】
【在花剌子模中,一些统治者认为大周王朝距离花剌子模实在是太远了,而他们又是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
【结果身为必经之地的花剌子模,本应该独享丝绸之路带来的收益,却大多都被大周王朝所瓜分。】
【而如今,花剌子模的国力强盛,坐拥四十多万的大军,具备强劲的实力驾驭丝绸之路,相反,通过一些落后的消息,花剌子模得知大周王朝经历了卢马之乱,其国力应该不足以长途跋涉和他们进行交锋。】
【从利益,从实力上分析,花剌子模都觉得自己有着充足的优势,这就是他们悍然下手的缘故。】
【开皇十九年四月,楚世昭没有派遣使节和花剌子模联系,而是在朝会上询问诸位大臣,面对这样的情况,该如何行事,才对得起国体。】
【在朝会上,很多大臣指出了大周王朝的优势,也指出了大周王朝的劣势。】
【花剌子模距离大周王朝的本土地带实在是太远了,长途跋涉的征伐,不利于粮道的运输,这也意味着步兵极难参与这场战争。】
【而大周王朝的主要兵力,仍旧是步兵,花剌子模坐拥如此众多的军队,就实力上而言,很难做到歼灭对方。】
【既然花剌子模想要丝绸之路的利益,那不如将这一批利益让给蛮人,他们大周王朝未必就一定要依赖贸易。】
【楚世昭听后极为不满。】
【桓盛却恰逢其时地站了出来,“我主圣明,降服诸边列国,而今小小的一个外蛮,就敢欺于我等的头上,今日让一步,来日再让一步,岂有这样的道理?”】
【“我大周王朝,自陛下登基以来,万国来朝,何其盛哉,倘若此刻让这个小小的蛮夷得势,其他臣服我大周王朝的藩国难免心怀异心,故臣以为,此战必打。”】
【身兼监国之位的东宫太子楚济钺面露惊异之色,他没有想到这一次他的舅舅桓盛竟有如此决绝的态度,甚至不惜和一批朝臣公然对立。】
【朝会散去,楚济钺找到了桓盛,难免好奇地问道:“舅父,您.这是想做什么?”】
【“倘若真的要攻打花剌子模,这是在衰竭大周的国力,更何况,父皇年事已高,他不宜亲率大军征战。”】
【桓盛叹了一口道:“我事主已有二十有余,陛下之心,我何尝不知。”】
【“当年卢马之乱后,派出去的使节苏复被匈奴王庭羞辱,陛下深以为耻,这便是他燕然勒石,灭掉匈奴的缘故。”】
【“而今丝绸之路,本就是我大周王朝发扬光大,更有无数商道被唤作开皇道,现在却被花剌子模占为己有,这难道不是对大周王朝的蔑视吗?”】
【“国家强盛,为的就是不被外敌欺凌,现在花剌子模已经欺在了我们的头上,你认为以陛下的脾性,如何容忍?!”】
【“只要陛下在位一天,你我皆是陛下的臣民,陛下之事,都是我等所虑之事,你可以和百官对着干,但你身为皇嗣,我身为近臣外戚,是不能和君上对着干。”】
【“我有此殊荣,除去为数不多的才能,更多的还是当年的情分,陛下念在了我的忠上,就绝不会轻易舍弃桓家。”】
【“站在了陛下的对立面上,才是我桓家的取死之道。”】
【楚济钺凝视着桓盛道:“可这仗不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