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6章 楚世昭败走凉州五胡乱华桓奕只想分家(第2页)

东宫不会允许楚世昭这样破坏统治的人存在,这就是天然对立,而且楚世昭也绝不能接受对方降在自己头上的罪名。

到了这种关头,想要扳回局势,就是赢下这次长安内乱的战争。

巫蛊之祸,戾太子刘据输了。

输在他本想对抗奸佞,却在不知不觉中将矛盾转移到了自己的父亲头上,子如何能够与父为敌。

楚世昭首要的矛盾,就是调转到东宫的头上。

东宫污蔑楚世昭巫蛊陷害君父,楚世昭就拿实事求是的事情控诉东宫的谋反之举。

是谁在永晋帝还没有驾崩之前动了兵。

又是谁在皇城大开杀戒,想要置人于死地。

【永晋二十九年九月八日晨,楚世昭留下了郭谦,他打开武器库拿出武器,又调发武德司的士卒,以郭谦的名义,调度这些将士镇压叛乱。】

【武德司的将士不知道真实的情况,不少人选择隔岸观火,很多人都决定等到战事结束,坐观成败,看谁取胜就归附谁。】

【楚世昭到处告诉百姓东宫谋反的事情,而东宫的楚世煦也到处散播楚世昭谋害君父,诅咒永晋帝身死的事情,这让长安的百姓完全不知道该听命于谁。】

【双方会战三日,楚世昭带领北府军将东宫的兵马压缩在了皇城之中。】

【然而在深宫之中传出来的一道旨意,让战局再度发生了变化,本来不知道该助阵于谁的皇甫坚,在看到了永晋帝的圣旨以后,起兵讨伐楚世昭。】

【有了这支生力军的相助,节节败退的南府军终于有了反攻的势头。】

【永晋二十九年九月九日,楚世昭面对长安群臣的倒戈,又有皇甫坚这样的名将奋勇一击,兵败长安。】

【永晋二十九年九月十日,楚世昭率着为数不多的北府军退出了长安,在桓奕的劝说下,投奔了凉州。】

【同月,得到皇甫坚相助的东宫太子楚世煦在京兆名门的簇拥下,登基称帝,他们将楚世昭视为谋逆的反贼,并下旨命令凉州节度使桓节交还反贼。】

【永晋二十九年九月十一日,桓节响应了楚世昭的号召,他最终没有接受朝廷的旨意,在桓奕的多次进言劝说下,也知道楚世煦登基,必然是要分化节度使的权力,于是桓节在凉州宣布自立,不再接受朝廷的调遣。】

【他认为东宫的楚世煦是弑君登基,并不符合正统继承皇位的法理。】

【永晋二十九年九月十二日,已与楚世昭有婚约之实的晋阳李氏,看到了朝廷下达的命令以后,为了避免被朝廷株连,也清楚朝廷早晚会要对他们这些藩镇进行削藩的政策,于是在桓节的表率下,同样宣布自立,不再接受朝廷的调遣。】

【不久之后,范阳的马溯安同样起兵反抗朝廷的征调,此为‘三藩之乱’。】

【永晋二十九年九月十五日,段琦接受朝廷的征召,表示不接受桓节的调遣,于是率领着自家的将士和私军在姑臧起兵勤王,对抗桓节。】

【永晋二十九年十月,看到大周王朝陷入内乱之中的匈奴人悍然起兵,再次叩边袭扰周王朝。】

【永晋二十九年十月七日,楚世昭借助着桓节的支持,他亲领北府军的残部平定了在姑臧城起兵的段琦。】

【然而桓节作为凉州大族,他拥立楚世昭,又不完全支持楚世昭,他握有兵权,又不能完全将兵权交在楚世昭的手上。】

【楚世昭的很多主张,都不能得到重用,凉州依旧是桓节的一言堂,这让楚世昭无可奈何。】

【其中楚世昭请求桓节数次攻打长安,还于旧都,都没有得到桓节的支持。】

【桓节认为此时的他一旦有轻举妄动,攻打长安的举措,则凉州极有可能遭到侵袭,当务之急是保住凉州这块地方,发展地方,广纳粮草,才是正道。】

【攻打长安,实在是过于消耗自身的力量,不如等其他人率先动手。】

【永晋二十九年十一月,卢恩被马溯安杀死,卢毅出逃范阳,而马溯安在范阳肃清了一批不支持他的世家大族,以此凝固他的军队。】

【永晋二十九年十一月七日,马溯安和匈奴人签订了同盟的合约,楚世昭见到自己在凉州无法握有权力,长此下去,怕是有被软禁、甚至是沦为傀儡的可能性,趁着夜色,楚世昭出逃凉州,避乡野之中归隐。】

【永晋三十年一月,东宫楚世煦登基,改年号为开来,而登基不久后,皇甫坚就被群臣弹劾,以‘不尊主上’的名义下罪入狱。】

【皇甫坚被关入死牢以后,忠于皇甫坚的军队被楚世煦分化,再有群臣安抚,给予军饷,建立新的编制,除开皇甫坚的亲信,很多将士已经愿意为朝廷所用。】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