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百四十章 最擅长的事(第3页)

围箱法发展久了,那围堰法设备,就给整成标准化了。

那么多建筑工人里,很多新技术被搞了出来,成为了大工程技术。

目前,只要舍得人力,就能在黄河上架桥!

当然了,目前举国之力最多能腾出人手架两条这么大的桥,所以,至今为止还不能动洛阳往北的桥,只能先在九原怀朔之间修个桥。

别看这儿黄河不宽,但是桥计划的是八百多米长!

这条桥,要把北方大量的人力物力抽调过去。

如果是五年前,大汉根本没资格修这条桥,没资格去规划往北的铁路。

但是如今可以了。

在安洛铁路后,大汉已经休整了四年没有任何大工程了。

在安洛铁路之前,实际上基建类工人多达四百万,但安洛铁路时期,也减少到了五十万。

不为别的,就是休养民力。

这和起来,就是修养了五年。

如果换成是别人,绝没有可能在这种大发展的时刻,抗住诱惑修养民力。

也不可能顶得住各方威逼利诱。

但是霍海可以,刘彻也可以。

而实质上当时霍海在南国,也是避开了很多麻烦。

刘彻关于大工程问题,回答就一句‘霍海不在,这么大的工程恐怕不好做。’

大家都知道霍海在这些大事件里面出了大力气,但是究竟出了多少力气,大家还是搞不清楚。

这个理由,也挡住了所有人。

而霍海回来后,上任大司农,提出了警察计划,这一年半又没有什么工程。

如今,是时候了。

这个时候要修建往北的路,需要的是稳定的环境,不能有人带节奏,否则数十万彪悍的黄河中游的人聚集在一起,是要出大问题的。

这就是刘彻的顾虑。

但这不是霍海的顾虑。

就如同蒋不疑的疑惑一样,很多人都在想,为什么没有人跳出来对着干。

他们都不明白。

其实,纸币的事情,适合突然有一天直接宣布,打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然后以警察体系的强大压迫力,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让一切尘埃落定。

这是最佳方案。

为什么霍海故意放出了消息?无非就是实验,实验给所有人看,不会有人反对的。

霍海成功了。

成功归成功,别人不知道为什么,蒋不疑想知道。

而答案也简单,霍海:“争论,最大的要点,不是事实,也不是雄辩。”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