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就算如此,他们其实也干不了什么。
但,正牌军队出身的李广,带着这样一群人,杀伤力就出来了。
直接给大宛灭了。
按道理,这是立功,应该奖励。
但是万万不能。
这开了商人组建军队的先河,按道理应该抓起来杀头的!
还有,如果嘉奖,岂不是鼓励这种行为?
有一就有二,以后商人就可以跟贵族一样起兵造反,只要事成了之后,一句仿先贤灭大宛,就盖过去了。
这怎么行?
刘彻现在恨不得把李广推出去砍了。
霍海也没想到,自己是来商讨对卫满朝鲜发动决战的,结果却赶上这么一档子事情。
李广看情况不对之后,才从得到嘉奖,成为万户侯的喜悦中回过神来,逐渐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
其实,李广的前队,不追求那么快拿下大宛,而是减缓一点,慢个几天,未必需要商队的人。
但李广就是为了赶那个快,犯下了这个错误。
并不是灭人国,就一定是立功。
就跟大唐时期的王玄策灭天竺,是一个道理。
这是犯错了,不是什么大功。
刘彻一边砸宫殿里的东西,一边训斥李广,然后把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告知李广。
李广甚至只能跪下磕头:“臣糊涂!臣……立功心切,昏了头。”
刘彻叉着腰,气不打一处来,转了几个圈,在转头看向霍海:“大司农,你说这事儿怎么解决?”
李广也转头看向了霍海,他寄希望于霍海能够解决自己的困境。
以霍海的聪明,稍微一想,肯定能想到办法。
然而,霍海:“臣是来商讨卫满朝鲜的事情的,臣思绪都被卫满朝鲜占据着,刚刚没有思考什么,现在也对这件事没有看法。”
霍海说话之后,李广愕然。
李广记得,霍海不是这样的人,霍海绝不是因为李家奋起抓住了军权,和卫霍家族对抗,才不出言帮忙的,他以前不是这样的人啊!
他怎么……变了?
事实上,霍海就不该在这儿。
霍海不听到李广和刘彻之间的谈话,才是最佳解。
原因很简单,为什么李广在西域经营那么久,刘彻还留他在那边?
就是为了让李广去立功。
只有李广立了功,加上他两朝元老的身份和年龄摆在这儿,才能和卫霍稍微对抗一下。
现在霍海如果去帮李广,那是什么?那是结党营私,岂不是整个大汉所有拥有军权的人,居然互相勾连,官官相护?
如果霍海不帮李广,那是什么?那是霍海打压李家势力,让军方代表中卫霍代表的势力浓度变得更强。
帮也不是,不帮也不是。
本来霍海如果不在这儿,不知道刘彻训斥李广,是最好的选择,到时候无论发生什么,那都是李广和刘彻君臣琴瑟,暂时委屈委屈罢了。
但,当面听到了事情之后,刘彻又不可能不骂。
给霍海架这儿了。
刘彻最终做出了决断:“两个选项。”
“第一,朕给你这个灭国大将该有的荣誉,但是一点荣誉不能给商人们,你还要去抓,抓商人领头人和护卫队的领头人,抓起来说他们犯了法,杀头。”
“事后,朕会下旨斥你,给你抓的更多的商人平反,但下令从此以后商人不得组建任何形式的超过二百人的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