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就是这种情况下,刘彻居然没有看出来这波大发展中到底是谁吃亏了。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一个事情中大家都得了好处,至少也是没坏处,居然没人吃亏?
所以刘彻老感觉某些环节要崩塌。
但,一切都没问题。
所以,刘彻又想到了房价可能要崩。
但是根据霍海的说法,房价也不会蹦。
刘彻现在有点信了,难道,经济发展起来,真的没有坏处,全是好处?
霍海要知道刘彻要问的是这个的话,怕是直接就明说了。
哪儿是经济发展全是好处?
是因为原版的操作系统效率太低下,大量的利益直接在无用环节损耗掉了。
现在吃的根本就不是经济发展的好处。
现在吃的是提升操作系统效率后,损耗降低转换出来的高出品率。
经济发展的好处,现在还没开始显现呢!这才哪儿哪!
目前长安的米价比其他地方贵出三倍来,一石最高也才三十大钱。
目前长安工价已经三千大钱了,换句话说,一个月打工,可以赚一百石。
一石是三十公斤。
也就是说,一个工人的月收入,等于三千公斤米。
这可是算的零售价,而不是批发价,也不是收货价格,要是自己去收货然后运回长安,少说也能到六千公斤,如果是在距离长安远一些的地方去收货,能收到一万二千公斤不止。
换算成后世的收入,这差不多是近万元的购买力。
按照时代来看,这个时代的人人均能赚二百块的购买力,都逆天了。
这说明什么?
除了长安本来工价就高的因素外。
说明霍海故意抬高了这么高的地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运输业,居然还有得赚。
这说明以前的国家操作系统就是一坨屎,把百分之九十五的利润都虚空消耗掉了。
而霍海之所以一开始就给工人们定下了三千大钱的超级高工资,就是为了吸引附近的人源源不断的来到长安,为长安提供发展的动力。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房地产。
有人,才能发展房地产。
目前紧急内驱才走到哪儿?这还早着呢。
因为不少官员随行的人是步行,所以这一趟要到驰道,有小二十公里的距离,虽然路很好走,但这一走还是走了一个半时辰。
一个半时辰过去,驰道那边早就动工了。
庄熊罴为什么没去大桥,而是让罗建在大桥盯着?因为庄熊罴要盯着驰道施工现场。
原来的渭河水已经排干了。
虽然河底依旧淤积,没个几天不会干燥下来,还有很多小水塘,甚至进去都能捡着鱼。
但不代表工程也要等那么久。
庄熊罴和张立他们研究爆破时,拿山石当实验对象,当时开采了很多石头。
这边计划出来后,开采计划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