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李蔡好说歹说,又做足了架势,还不怕邻居们围观,算是把脸放地上踩了。
才的到了荀彘的原谅。
但是荀彘也不是白原谅,两人就约定好,李铁必须去坐牢。
但是李蔡不同意。
这现在大汉的法律有多严格,大家又不是不知道。
如果送去坐牢,就要有原因,如果以当街殴打他人耍流氓未遂的名义进去,那不好意思,在大汉,这几乎就是砍头的罪。
毕竟那时候霍海还没给刘彻建议修改死刑条款,改成劳改。
那时候这种事儿,那就是砍头。
最终,两人商量出一个折中的办法。
李铁去同关煤矿当矿工。
并且李铁不允许回到长安,不允许花钱不允许得到李家的接济。
同关煤矿是个什么地方?没有娱乐活动,全是‘和尚’。
那儿最厉害的就是赚钱,赚了钱到长安花钱,或者回家享受温暖。
如果在同关煤矿上工,不能回家,不能花钱,不允许家里救济。
那和坐牢没区别。
要说有区别,那就是大汉去年的犯人还没有劳改条例,还不用干事儿,矿工比劳改累。
所以,没钱的矿工,比当劳改犯还难受。
李铁被送过去后,长安就这样平静了下来。
一直到夏天。
有一天,李铁就又找到了荀彘的侄女,跪地请求她原谅。
荀彘的侄女本来就怕他,看到他就躲了。
接下来几天,李铁又找到荀彘的侄女求原谅。
荀彘的侄女都是躲着他的。
这个事情不知道怎么的就让荀彘知道了。
荀彘就气不打一出来,就想弄死李铁。
因为当初商量好了的,李铁不允许回长安,除非自己这边松口气。
其实,荀彘早就想好了,等李铁当个大半年矿工,自己出了口气,长安人都知道荀家不好惹之后,也就可以放他回来了。
本来日子都快了,结果李铁这个时候破坏约定回到长安。
荀彘就冒火了,这一下就不能缓和了,荀彘就一心想要整死李铁。
事情的转机是孟卿。
都知道孟子和荀子学术之争是儒家内部的传统搏斗项目了。
但是荀家和孟家关系其实很好。
孟卿得知这个事情后,就觉得很奇怪。
他李铁如果死不悔改的话,偷偷回长安就算了,为什么要去找荀彘的侄女?
而且又没有出手调戏,而是求认错。
孟卿就觉得,里面肯定有隐情。
荀彘的侄女害怕李铁,所以不愿意听李铁说事儿,所以也就不知道李铁为什么这个时候要破坏约定回长安。
于是孟卿去查。
那时候荀彘已经准备要打上李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