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百四十一章 谋国还是为国谋(第2页)

以前的同关煤矿,利润和薪资比例,几乎百分之十!

同关煤矿花了海量的金钱研究各种科技,提高工人待遇,进行厂区建设。

在这之后,利润依旧超高。

而现在,他们去开矿,第一需要批文件,第二需要和各地本来就已经有了的小煤矿再竞争,第三需要买地,第四需要给工人持续开高工资。

第五,产煤的地方越多,煤价格越低。

但,他又不是没利润,他有得赚。

到时候,煤矿对比其他行业,那叫一个‘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不过,这并不影响煤矿在现在的大汉工业体系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

因为地位高的是煤矿行业,不是某个煤矿。

所以,这是一场钓鱼执法。

霍海要把大贵族们有钱投资的大商人们,整去学习长安的循环。

但是,长安已经形成了超级恐怖的虹吸效应,注定了其他地方完不成大循环。

而有资格完成大循环的五都加三港加陇西、怀朔,已经被提前布局过了。

大商人们的精力,头脑,野心,贪婪,才是下一阶段大汉的驱动力。

接下来,开展的商业,利润会很微薄。

为了扩大利益,大商人们只能在地方上继续扩大生产,以量取胜。

扩大生产,就需要工人。

工人需要居住。

居住就需要城市化。

城市化过程,就是大汉的内驱动力,往外扩张,就是大汉的外驱动力。

霍海有信心如果一切都走上了高速线路,霍海可以用目前不到两亿的人口,发展出前世华夏七亿人口时期爆发出的超强大动力。

最关键的是,这个城市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农业地变成商用地的过程。

而过去这一年半,经过霍海和刘彻的不懈努力,两人已经对大汉重要区域的土地,完成了并购。

明知道土地兼并是必然发生的事情,霍海选择了自己来完成这件事情。

也就是说……接下来城市化过程中,绝大部分修建给工人住的房子,全都是霍海和刘彻的地。

换句话说,全大汉所有大贵族大商人们费尽力气为了微薄的利益疯狂的发动城市化的过程,在各地开展商改学习长安的过程。

其实是帮霍海和刘彻,培养房地产客户。

和前世不一样的是,霍海有意的降低了房产的价格,并没有让房地产爆炸高。

是因为霍海不需要用房地产作为内驱动力。

现在是第一轮城市化,房地产价格还比较低。

这一轮结束时,长安通往帝国四境的四条铁路就已经搭建成功了。

搭建成功的主框架,加上黄河长江两条航运,加上已经固定的南方航运和通往北美的航运。

构建出一个大骨架。

到了那个时候,大基建时代就来了!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