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美剧质感,本土风格”,这就是flix的出品思路。
看着听得津津有味的戴颖和奇异TV,孟白苦笑一声。
这玩意就应该让尤酷视频和腾讯视频他们也来听听,对于弧光这个制片方而言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
不过,他倒是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国家的影视制作市场,对于flix的加入那么欢迎。
给钱、给资源还不多哔哔,这种资方谁会不喜欢。
不过倒也不是全无收获,在关于如何选择题材这方面,flix倒是有不少的新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后台大数据,针对不同市场、不同受众群体的喜好,精准匹配适合的选题概念。
比如对于亚太市场,后台显示大部分观众对“大逃杀”“AI世界”“政治阴谋”之类的感兴趣,那么flix接下来就会在这个市场增加相关概念题材的投资份额。
孟白心中暗道,要不说自己总感觉flix像个互联网公司,这不就和字节跳动的“信息分发”概念类似嘛,只不过从新闻换成了影视剧而已。
不过对于弧光而言,这倒确实是个新的规划方向。
目前弧光的绝大部分项目,还是和传统影视行业的立项机制差不多,主要靠创作者的灵感创意打磨成剧本,然后拍摄制作。
观众对这个题材故事喜不喜欢,接不接受,全靠剧组主创们自己在那琢磨。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先研究观众们想看什么,然后定向的去制作呢?
但是话又说回来,完全依靠数据似乎也不是很靠谱。
就像之前那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影一样,阿里影视靠大数据算出了流量最高的IP,选择了观众推荐度最高的男女主演员,又把观众们呼声最高的桥段剧情放进去,最后却惨败收场。
这么看来,完全脱离主创者的灵感发挥,似乎也不太靠谱。
平台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以量换质,但制片方可不行。
看来这个问题,还需要再认真琢磨才行。
孟白他们在加州待了两天,除了参观之外,顺便还聊了聊其他可以合作的项目。
郭又铨告诉孟白,flix对于整个“绿藤刑侦宇宙”都很有兴趣。之前的几部作品,像《心理罪》《法医秦明》和《唐人街探案》,都可以送过来看下适不适合。
总的来说,这次加州之行也算是有所收获,孟白还是很满意的。
结束了观摩,刘军带着弧光其他的工作人员先一步回国,孟白则带着花妍几个助理,向东飞往纽约。
《唐人街探案2》的电影剧组正在这里拍摄。
——
全球侦探联盟,一个全球侦探推理爱好者自发成立的民间组织。联盟成员间的主要交流活动,都在一个名为Crimaster(犯罪大师)的社区APP上进行。
大家彼此上传所在地区的疑难案件,互相帮助寻找线索,推导真相。同时社区里还有一份难度极高的推理问题,成员们可以依靠答题获得分数,进而争取排名。
“应用现在还在制作,这个是一个初版的demo。”
陈思成点开一个侦探头像的应用,屏幕上跳出蓝黑冷色调的界面:“现在还是只是个内部的初版,功能也很简单。”
孟白看着屏幕,确实如陈思成所说,整个界面上目前只有四个板块。
第一个是“侦探社区”,点进去只有两条消息。一个是《唐人街探案2》电影开机报道,另一个是宣传剧照,显然都是剧组提供测试用的。
这个板块未来主要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发布“唐探”系列的官方消息,另一个就是用户之间的聊天评论等等。
第二个是“罪案库”,进去之后只有一个空白页面。这个板块其实就是那些“推理问题”,让观众用户答题攒积分冲排名。只不过目前还没有输入题库,所以是空的。
紧接着的就是“侦探排名”,里面是全球所有“侦探”得分的总排名。这个倒不是空白的,排在第一位的是“Q”,紧接着是“秦风唐仁”和“野田昊”。
再往下还有“林默”“kiko”“野牛比利”“杰克贾”等等,都是电影和网剧里会出现的角色。
在这个应用实际上线之后,现实用户也同样可以和剧中角色一起争夺榜单,算是一种特殊的剧情互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