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影视寒冬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这段时间备案和开机的影视项目明显减少了很多。
以电影为例,在一四年之前,每年电影局公布的备案项目数量基本都在2000左右。而到了一五年,这个数字狂飙到了3500个,并且还在以每年一到二百的新增数量飞速增长。
当初孟白刚毕业的时候,像他这样的创作者还要拿着剧本到处拉投资。但等到弧光影视成立的时候,就已经变成投资方拿着钱到处找剧本了。
IP的价值在业内迅速成为共识,各个影视公司无论大小,都在到处抢购版权。
而这些版权放到现在,就成为了这些公司手里的鸡肋。
想拍吧没钱,放在那又浪费。要转手卖出去吧,出门一看,别人家卖的比自己还便宜。甚至就算是亏本讲价也根本没人买,毕竟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
以前收购的大头是几大视频平台和头部的影视公司,如今资本退潮,各家都进入了冷静期,手上也都没钱了。
这些业内从业者们最近这段时间每天在琢磨的同一个问题,就是去哪再找个新的大金主。
恰好在这时候,弧光的那位孟总踏着五彩祥云,啊不是,是踏着“亿万富豪”的光环出现了。
对于如今正处于青黄不接的影视圈来说,实力雄厚且资金充沛的弧光影视,就如同照亮整个行业的灯塔,引得所有人趋之若鹜。
更关键的是,弧光影视并没有像其他几家头部公司一样停止对外收购项目,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一时间,大量熬不下去的中小公司开始把手头的项目往弧光影视送,并且诚恳的表示随便给个仨瓜俩枣就行。
原来上百万的IP,现在几十万就可以卖,嫌贵还可以再往下落。有些甚至直接表示白送,只要将来如果能立项,给留点汤喝就行。
弧光影视部的负责人一开始还和以前一样,打算挨个的谈。然而很快他就发现,哪怕自己一天掰成两天干也根本谈不完。
无奈之下,他只能请示老板。孟白大手一挥,表示不管谁送的先全都收下,然后你们再筛选一遍,把感觉还可以的项目留下来,自己再看。
当然,也得先和那些公司说清楚,免得后面被拒绝以后再来哔哔。
孟白从公司系统库里调出来了几份项目书,大概的看了看。什么类型题材都有,质量也都可以,看得出来影视部在筛选的时候还是挺认真的,就是这数量比预计的要多了“亿点点”。
想了一会,他冲花妍道:“你等下去找影视部说一下,筛选的标准再严格一些,把数量降到现在的四分之一。另外选择的时候,优先以内容有新意的项目为主。对于质量尚可但题材老旧的项目,直接排除就行。”
“好,我这就去和他们说。”
看着花妍离开,孟白又随便看了几份,而后心中便升起一股烦躁感。
弧光影视的势力规模越来越大,他要管的事务也变得更多,现在已经没有太多精力关注这种项目选择的小事了。但是交给别人吧他又不放心,总觉得没准会漏掉什么不错的项目。
唉,得找个人来分担一下啊。最好是那种眼光很好,对行业需求也有充分理解的人才。
弧光内部的话,刘执算是一个。这小子是跟着孟白一路从底层做起来的,而且这两年独立担任制片人,效果也不错,经验什么的都没问题。
不过就他自己的话,负责网剧这一个部分还行,再加上电视剧、电影,就有些勉强了。
说起电影,孟白倒是想到了陈止希。不得不说,这大姐抓爆款的眼光还是相当了得的,而且敢想敢赌,就是可惜她已经在儒意了。
要把人挖过来吗?
似乎也没这个必要,毕竟弧光的电影业务不多,把人挖过来有点浪费,还不如像现在这样保持合作。
心中衡量着得失,孟白又想起这姐姐之前提过的投资儒意的方案。
这么想着,他打电话把顾菲叫了过来。
“老板你上次和我说完之后,我们就调查了一下关于儒意的资料。”顾菲道:“目前他们的股份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创始人柯久明、柯利明兄弟,还有一个就是之前入场的厚扬载弘基金。”
“如果老板你没有打算完全收购的话,那我们可以先入股厚扬载弘基金,大概30%左右的股份就能完成实际控制,然后借此间接控股儒意,这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办法。”
孟白思考着顾菲的方案,顺便问道:“那你们对投资儒意的调研评级怎么样?”
“我们研究过,对于弧光影视来说,不管是从资本运作还是从行业扩张上来看,投资儒意都是挺不错的一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