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9章 回港(第1页)

1984年,10月刊。

金秋十月,科学院迎来一批西装革履的‘不速之客’。

以翟远为首的香江同胞,在科学院相关领导的组织带领下,参观了院内实验室研发的各个项目,同现场专业人士展开亲切友好交流,两地与会人员如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亲如一家、互融互嵌。

香江知名企业家翟远先生表示,要全面落实抓紧建设现代化科技工业,着眼布局未来尖端产品领域,吹响从实验到市场化的奋进号角,以能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再到贯穿促进两地的科研交流,把方向、谋长远、布全局,将西方工业的看家本领学到手,落实‘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分类施策。

随着参观进入尾声,翟远先生由衷感叹:“对比内地,香江的工业发展犹如井底之蛙,希望在你们的帮助下,我们在对岸的工厂也能再接再厉,迈出更大步伐。”

参观结束,翟远先生深感祖国科研事业来之不易,以私人名义向科学院捐赠款项一千万港币,成立专款专项科研基金。

…………

“我那天说这么多了吗?”

翟远坐在回程的火车上,手里捏着一份燕京日报,朝随行的关伟明等人询问。

关伟明说:“不知啊,你跟领导们在一起交流,我们只负责参观实验室,怎么会知道你说过什么?”

翟远心说行吧,无论怎么说,这回来内地的目的算达到了。

叶雨卿坐在翟远身边,拿过报纸看了两眼。

报纸上,刊登出翟远和几位科学院领导的合照,几人一同举着张一千万港币的放大版支票。

她不解询问:“偶像,这种捐赠不应该用你九一娱乐或者1024公司的名义吗?还能顺便做一波广告。”

翟远望了眼火车后排方向,嘴里说道:“那不行,万一将来公司上市怎么办?”

火车后排两截车厢的连接处。

陶宗颐正在跟几个科学院的专业人士凑在一起,夹着烟吞云吐雾。

见翟远目光望来,几人有些紧张的冲他笑了下。

这几位都是关伟明带着三名东洋仔,在科学院精挑细选的光盘领域大拿。

但实际上,此时他们研究的并非系统性光盘技术,比如清北大学的教授陶宗颐,他目前攻破的便是国际光学存储技术,另一位姓郑的教授,则在探索每分钟上万转的新型‘光学头’镜片加工,其余几位也各有所长,组合在一起才算凑齐VCD和光盘的各个研究方向。

在科学院里,这几位或多或少都已经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一定建树,最大问题是项目资金不足,后续工作不能展开。

只要补齐这块短板,他们在技术层面,追上翟远高薪从东洋挖的索尼三剑客,只是时间问题。

恰好翟远现在不缺钱。

如今的自然选择号用日进斗金来形容毫不为过。

每天睡醒眼一睁,账户里又多出几百万不用上税的现金。

陶宗颐要二十万研发经费,翟远大手一挥先批四十万,需要最新的机器,直接联系美利坚、西德、东洋的商家送货上门。

巴统禁运禁不到香江,况且只要加得起价,资本家想方设法也会绕过禁运令把东西送到顾客手里。

大名鼎鼎的东芝听说苏联要花500万美元买自家数控机床,直接让技术人员上门安装,到地方一看好家伙,居然还有一批挪威人在帮对方提供火炮自动瞄准计算机,一批法国人在帮对方组装潜艇螺旋桨……

“今次带这几位内地朋友回香江,我们在元朗的工厂扩建差不多该提上日程。”

翟远冲陶宗颐等人点点头,重新望向座位对面的关伟明:“现在的厂房跟实验室差不多,撑不起生产线。”

关伟明点头称是:“我们之前大概测量估算过,要建一间完整的工厂,建筑占地面积至少两万平米,如果将来生产线扩大,这个占地面积只多不少。”

热门小说推荐
大唐:逆子,还给朕藏了多少惊喜

大唐:逆子,还给朕藏了多少惊喜

李恪一朝穿越大唐,成为了三皇子吴王。因未能熟悉走势,懵逼的他未能如时参加李世民生辰宴完蛋,这下麻烦了!好在有天道系统加持,李恪带着系统的奖励屁颠屁颠登场。李恪父皇,赶紧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