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74章 无题(第3页)

所以,在倾尽全力,争取一个把赵禹再往上抬一步,和转移资源,倾力培养第二位法家出身的汉九卿之间,法家内部一致选择了后者。

——赵禹担任大理(廷尉),很好了;

再培养个张汤,哥儿俩在朝堂有个照应不说,也算是为后续,法家向朝堂中枢输出人才开路。

也就是说,颜异方才这一番话,其实并非颜异个人,对张汤这个个体释放善意;

而是儒家新生代代表性人物,代表儒家向张汤背后,同样势微、同样想要趁黄老学日暮西山的机会,跻身庙堂的法家释放善意。

很显然,在场众人都听出了颜异这层意图。

于是,御榻上的刘荣眉角一挑,虽不置可否,却也显然是对这两个学派之间,可能擦出的火花兴致盎然。

刘舍、窦婴、韩安国、石奋四人,则无一例外的面无表情,全当什么也没听见。

毕竟是老派政治人物,喜怒不形于色的能力,终归还是有的。

至于刘荣,倒不是城府不够,而是在这件事上,刘荣根本不需要掩饰自己的态度。

恰恰相反:刘荣甚至还真有些期待儒家和法家之间,能擦出些奇奇怪怪的火花。

之所以将这个态度表露出来,也是为了让颜异、张汤二人背后的儒法两家放下心,不必忧心于自己的态度。

——黄老学执掌汉室朝堂,已经有五十多年了。

更何况现如今,黄老学最坚实的靠山,恰恰是刘荣这一生唯一的‘竞争对手’:东宫窦老太后。

若儒法两家真能结盟,并一同向日薄西山的黄老学发起挑战

嗯,刘荣觉得会很有意思。

最主要的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黄老学再怎么日暮西山,也绝非儒、法之流可以碰瓷。

这两家无论哪个单拎出来,哪怕有刘荣撑腰,也绝对无法独自对抗黄老学。

刘荣如此作态,俨然是一副兴致勃勃,甚至隐隐有些鼓励的架势;

刘舍、窦婴、韩安国、石奋四人虽没反应,但四人的内心想法也不难猜。

——刘舍是项氏后人,走的本就是幸臣的路子,向来不掺和学术界的事;

石奋则是‘勤勉为官’,同样主打一个明哲保身。

故而,二人那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基本没多少刻意掩盖情绪的成份。

剩下两个人就有意思了。

窦婴本就是闻名天下的大儒,即便是儒家内部最‘德高望重’的鲁儒一脉,那也是要给窦婴三分薄面的;

至于颜异这样的新生代,见了窦婴更是要执晚辈礼,恭恭敬敬喊上一声:先生。

而韩安国,则是杂治《韩非子》和杂家学说,算半个法家人——至少情感上比较偏向法家。

此刻,窦婴一个大儒,韩安国半个法家人,看着颜异、张汤两个晚辈,各自代表学派向彼此展露善意,二人面上是不动声色,暗地里,脑子却不知道运转了几圈。

便是在这莫名诡异的氛围当中,颜异接着先前的话继续说了下去。

大体内容,和先前那段大差不差,旨在表明儒家对商人同样敌视、蔑视,价值观体系与法家较为贴合。

但这段话的内容,刘荣就当是听个热闹了。

——儒、法同样蔑视商人阶级,仅仅只是理论上。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