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84章 世子多疾汝勉励之(第2页)

每一个游牧部族,都匍匐在单于庭的王账外,争先恐后的舔舐历代匈奴单于的脚趾,以献上自己最纯粹的忠诚。

但游牧之民,从来都不是由头羊带领着的羊群;

他们,是在狼王带领下,到处游猎的狼群!

狼王强大时,狼群里的每个成员,都是狼王最坚实的拥护者。

哪怕狼王受了伤,又或是老迈了些,只要狼群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猎物,狼群也依旧能对狼王保持绝对忠心。

——因为能为狼群带来源源不断的猎物,也同样意味着狼王的强大。

睿智,也同样是一种强大。

但当有一天,狼群开始出现食物紧缺,成员们开始吃不饱肚子时,就会有人注意到:狼王,老了。

没有过去那么能打了,没有过去那么睿智了——总之,就是没有过去那么强大了。

当这个发现被证实,狼群中,就会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年轻力壮的公狼,向狼王发起挑战。

而草原上的秩序,和狼群这种物竞天择的秩序构建方式,可谓是如出一辙。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为了让草原游牧之民,不再以‘选拔狼王’的逻辑竞选出单于,已经故去的冒顿、老上两代单于,曾做过许多努力和尝试。

每年五月举行的蹛林大会,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同时也是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手段,且没有之一。

各部族派出精锐勇士,角逐各个项目的名次,来为部族争取更好的牧场资源;

单于庭则从中选拔出一批佼佼者,以持续不断的从各部‘吸血’,而且吸的还是最优质、最好的那一口血。

如此一来,无论草原各部之间是打生打死,还是兴衰沉浮,单于庭都能掌握草原最优秀的兵源、最强大的军队,从而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匈奴单于庭搞蹛林大会,从各部族‘吸血’,和汉家搞出来的陵邑之制,从关东各郡国吸收精英群体,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只是汉家的陵邑之制,是以遏制地方豪强坐大为核心目的,顺带才是虹吸关外精英阶级,以及他们所掌握的财富、资源。

可以说,蹛林大会和陵邑之制,就是匈奴帝国和大汉江山,最不可动摇的统治根基。

陵邑之制被取消,必然会吹响刘汉社稷的丧钟;

而蹛林大会办不下去的那一天,也同样会开启匈奴帝国土崩瓦解的倒计时。

今天,军臣看到了这样的预兆。

军臣看到了草原各部,开始应付差事式的应付蹛林大会。

至于蹛林大会原本能为各部族带来的利益——牧场资源的重新划分,则被各部头人默契的忽视了。

军臣知道这是为什么。

——从今往后,至少今明两年,草原上的牧场资源划分,将不再受单于庭掌控了。

草原各部,但凡是对自己掌握的牧场资源感到不满,并看上隔壁邻居牧场的,都可以凭拳头、凭武力,去夺取自己想要的一切。

过去,单于庭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充当一个周天子式‘地图分封’的角色。

——呐,这块儿地给你了,打不打得下来,就看你拳头大不大;

绝大多数情况下,单于庭在蹛林大会上主持的牧场划分结果,最终都会成为现实。

但凡不是一个贼弱的部族,得到了一块原属于某强大部族的牧场——但凡双方实力相差不多,牧场的原主人,便大都会遵守单于庭的划分。

而现在,单于庭的这一权力失效了。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