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11章 文化差异(第2页)

“——而且是大不易!”

“一场大雪、一场大旱,又或是一场疫疾,就足以让游牧之民成片死去。”

“在我诸夏之民心中,灾难,意味着会死很多人;”

“而在草原——在游牧之民认知中,灾难,意味着会消失很多个部族。”

···

“能在遭灾之后,依旧保有部分丁口、牧畜的,无一不是横霸一方的强大部族。”

“但凡是小一些、弱一些的部族,一旦遭了灾,便基本是到了第二年,乃至多年之后,才会被路过的其他部族发现。”

“——这种悄无声息间,便举族灭亡的部族,其灭亡之地,会引发周边其他部族的拼死争抢。”

“不同于我诸夏之民,对这种不祥之地的忌讳:草原游牧之民只会说,这里死了很多人,那这里的水草,就会被滋养的一场肥美……”

以略带回忆的口吻,说起这些年轻时,在草原上的见闻,韩颓当的面容之上,也不由涌现出阵阵不忍。

暗自调整了好一会儿,才将情绪调整过来,而后才继续说道:“除了天灾,便是人祸。”

“即便躲避了旱涝、暑寒等天灾,也还有人祸,时刻威胁着游牧之民的安危。”

“或许是一片草场,引发了几个部族之间的争夺;”

“也可能是几条人命,使得几个部族之间接下仇恨。”

“总而言之,为了生存,游牧之民的一生,始终都在和天争、和地争,以及:和人争。”

“——凡人之力,自是争不过天地法则;”

“没有天灾降临,便总是会死人。”

“于是,草原游牧之民,便会同彼此,争夺那仅有的生存机会……”

听到这里,绕是对匈奴人、对草原游牧之民的了解不算太深,栾布也大致明白了个中内由。

——草原游牧之民,一生都在为生存而忙碌。

而且不同于中原的华夏农耕文明,只需要辛勤劳作,为温饱而忙碌——摆在草原游牧之民面前的生存难题,可谓是数不胜数。

其中,温饱两项,甚至可以说是最不起眼、最容易解决的两项。

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什么礼义廉耻,什么风骨傲气,统统都要给生存二字让路。

只要能活下来,原本可以打赢的仗,也可以考虑议和;

双方势均力敌的战争,也完全可以考虑投降,并被对手合兵。

至于敌人更强大的状况,那就更不用说了——跑得掉就跑,跑不掉就降!

考虑到跑需要时间,还要丢弃许多已经拥有的生产工具和财富,所以在游牧之民心中,投降才是首选。

能投降、能靠献上忠诚而保全部族、保全性命,以及部分财富,那就不会有人选择逃跑。

除非双方的仇怨太深、结下的梁子太大,到了不死不休、只要打输就会被灭族的地步,否则,没人愿意丢弃已经拥有的一切,成为游荡在草原上的孤狼。

两个游牧部族之间的战争如此,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的碰撞,也同样如此。

对于汉家、对于诸夏之民而言,不战而降,甘愿为俘为奴,或许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

但在草原游牧民族的逻辑看来,这确实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热门小说推荐
射雕之江湖

射雕之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传说。有传说的地方就有故事。这是一个调教萝莉或被萝莉调教的故事。这是一个推倒女王或被女王推倒的故事。我们在江湖的角落,...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