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82章 双刃剑呐(第1页)

想到这里,刘荣便低下头,从怀中,拿出了一张明显才刚着墨不久的白纸。

白纸上,是刘荣根据记忆,从原历史时间线上,所整理出来的汉三公九卿职务、名称的演变。

尤其是原历史时间线上,发生在景、武两代天子在位时期的演变,被刘荣着重汇总到了一起。

三公,在原历史时间线上的景、武二朝,几乎不曾有过变化。

丞相还是百官之首,御史大夫还是亚相。

唯独太尉,被汉武大帝改为了大司马,且以卫青、霍去病为先例,允许换了个名字的太尉——大司马一职,和其他汉家现有的军职兼任,由一人担任。

比如长平烈侯卫青,便曾做过大司马大将军;

冠军景恒侯霍去病,也做过大司马骠骑将军。

总的来说,变化不大——仅仅只是太尉换了个名字叫大司马,本质上依旧是太尉的地位、规格和权柄。

倒是九卿层面,在历史上的景、武二朝,出现了较多变动。

首先是景帝一朝,在吴楚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出于削弱地方郡县、集权中央的考虑,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官职名称、权责的修改方案。

比如:改郡守为太守,改郡尉为都尉。

——前者从过去的‘一郡之守’,变成了为中央牧民的地方长官;

后者从原本的一郡兵马之主将,降格成了和军中都尉、将军一般无二军事职务。

又比如:改王太子为王世子,改公子为王子——旨在区分皇室子弟和诸侯子弟,使公子、皇子、太子等称呼,自此成为皇室专用,而非皇室、诸侯公用。

再有,便是朝堂内部,尤其是九卿层面,也出现了很多改动。

好比眼下,刘荣至今都还觉得不大习惯,听着极其别扭、奇怪的:改廷尉为大理。

再比如,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仅仅只是换了个字面称呼,以‘复古称’的:改奉常为太常。

还有原本打算改,却还没来得及改的:改典客为大行。

这三项当中的前两项,在刘荣如今所身处的这个时间线,都已经实现了。

虽然不是孝景皇帝亲手做的,却也是刘荣遵循先帝意志,为亡父了却了心愿。

除此二者,余下的内史、少府、卫尉、宗正、郎中令、典客、太仆,在景帝一朝倒是幸免于难。

但到了原历史时间线上的武帝一朝,九卿却是被改了个天翻地覆。

——郎中令改为:光禄勋;

——宗正改为:宗伯;

——原本的典客、被孝景皇帝改名后的大行,再度更改为:大鸿胪;

——将大理改回:廷尉;

而后,便是最为关键的一项——按地理位置,拆分内史为:右扶风、左冯翊、京兆尹,各秩二千石,皆非九卿。

原为内史下辖单位的中尉被分离出来,称:执金吾;

再将原内史下辖,负责农业事务的大农令更名为:大司农,并顶替原属于内史的九卿席位……

至此,改造完成。

在景帝之前,汉九卿分别为:内史、少府、太仆、廷尉、卫尉、典客、奉常、宗正、郎中令。

热门小说推荐
征服原始人

征服原始人

自由穿行在现实都市与上古世界,这里千年人参遍地都是!这里黄金随处可见!这里钻石随手可捡!这里拥有人类另一个繁荣的文明!这里有着恐龙灭绝的真相这里还有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