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11章 赵禹之怒(第1页)

在未央宫外、长安城内,随着天下各地涌来的应考士子越来越多,本该在秋收后才逐渐热闹起来的长安城,也随之更早,且更大规模的‘热闹’了起来。

只不过,还是应了那句好话:有人的地方,就必定有江湖。

或者应该说: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人一多,麻烦、混乱也就会随之出现。

——家境贫寒的士子们为人抄书,甚至谋了份不大体面的、出卖劳力的活计,便免不得因酬劳问题,与雇主发生争执。

至于家境殷实者,更是在接连不断的酒宴当中,迷失在了酒精当中。

与人起争执、动手脚,都还是轻的。

在这短短数十里的时间里,长安城内,甚至还发生了好几起‘应考士子喝多了马尿,随即酒后乱性’的丑闻。

对此,大理(廷尉)属衙本着‘乱世当用重典’的原则,对闹事者无不是定格处罚。

打架斗殴?

该罚金罚金,该拘留拘留!

经济纠纷?

是谁的错就罚谁!

即不包庇作为雇主的长安本地人,也不对即将应考的寒门世子‘从轻处罚’。

这还只是事实清楚、谁对谁错一目了然的案件。

至于那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很难界定谁对谁错的案件,大理属衙忙碌之下,也实在抽不出空去仔细甄别,只能各打五十大板——有钱的罚钱,没钱的拘留。

就此,大理牢狱一度人满为患。

随着长安的治安状况愈发混乱,天子荣新元二年,秋十五日的朔望朝,也出现了许多关于科举的议题。

比如,大理卿赵禹表示:刘荣搞出来的科举,在短时间内,将全天下有志于词的文士都吸引来长安;

这突然多出来,而且还是从外地涌入的‘外来流动人口’,无疑是大幅增加了大理属衙的司法压力。

作为司法部门的大理属衙尚且如此,自更别提负责治安的中尉等部门了。

再比如,少府表示:在长安朝堂毫无准备之下,突然多出来的这三万多人,让长安城的各类生活用品,都面临着供养紧张和价格波动。

即便少府紧急调控,抛售了一批平价生活物资,也还是没能避免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

治安问题,以及物资供应,甚至都还是小事儿。

——毕竟长安城,原本就有超过二十万常住人口。

在这个基础上,多出三万外来流动人口,而且还是很快就会离开的‘暂住’人口,事实上,还不至于让大理、少府因此而疲于应对。

之所以会出现混乱,也不过是这两个属衙没有心理准备,被这突然多出来的人口,以及与之对应的治安压力、物资供养压力增大,而搞了个措手不及、无所适从。

用力荣的话来说,只要再搞几次科举,让整个长安都习惯‘每三年就会有一个秋天,长安城或多出几万应考士子,及其仆从’的周期,便不会再有问题了。

真正让长安朝堂为之担忧的,是随着这上万原本分散于天下各地,如今却聚在一起的各家、各派文士来到长安,坊间,也开始出现一些不大‘正面’的物论。

有儒家的士子酒后失了智,说太祖高皇帝早年,在儒生帽子里撒尿、把儒生踢进泥渠里等行为,是因为儒家学说太过正确;

太祖高皇帝胸无点墨,担心重用儒家的话,会显得自己很无能,所以才那版折辱儒士,并以此来打压儒家学说。

也有法家的士子,明里暗里发牢骚,说秦之亡,是因为秦本身的残酷暴虐,与法家并无干联;

热门小说推荐
商场红颜路

商场红颜路

一个夏日的雨夜,本以为是一段奇缘,不曾想却惹上了一身麻烦,更可怕的是,竟然落入了一个精心打造的圈套,让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没根基,没靠山,没人脉,没资源,一个农村走出来的打工者,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巅峰。...

第一兵王

第一兵王

一代兵王,为替兄弟复仇越境入狱,五年后回归都市大哥做了上门女婿,被连连欺辱!自己因为入狱的身份,被所有人鄙夷!却不想自己的亲生父母竟然是赫赫有名的京都豪门太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