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36章 新的秩序(第1页)

事实上,过去的华夏政坛——至少过去的汉室,是有类似的缓冲机制的。

好比当年,晁错一纸《削藩策》,不单是吓出了关东宗亲诸侯一身冷汗,也同样在长安朝堂内外,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舆论轰动。

但在那之前;

在晁错于朝议之上,正儿八经将《削藩策》摆上台面之前,这件事,晁错是分别于当时的储君刘启,以及天子——太宗皇帝刘恒私下通过气、商量过的。

和储君刘启,晁错商议的核心主要在于:《削藩策》该不该摆上台面,该在什么时候摆上台面;

同太宗皇帝,晁错则需要商议具体细节——削藩削藩,具体怎么削,从谁开始,以何为由等等。

后来,《削藩策》的头几个版本被太宗皇帝反复驳回,晁错也必定曾与当时,还只是储君的先帝老爷子商量:这咋整?

你爹不同意,这事儿是就此作罢,还是静待将来?

从后来,晁错仍旧于太宗皇帝驾崩、先帝老爷子即位后,再度将《削藩策》搬上朝议来看,太子启当年的答复,恐怕是:精益求精,静待将来。

世人皆知:晁错的《削藩策》再度出现在朝堂之上后,时任丞相申屠嘉与先帝之间,曾爆发过异常激烈的冲突。

但鲜少有人注意到,哪怕是申屠嘉——哪怕是就《削藩策》一事,固执的和先帝顶牛的申屠嘉,在君臣矛盾全面爆发前,其实也在私下见过先帝老爷子。

具体交谈内容也不外乎:申屠嘉劝先帝老爷子三思,先帝老爷子说朕都三百思了,这事儿非干不可。

申屠嘉见劝不动,就只能威胁道:如果陛下如此执拗,那臣只能在朝议之上,以丞相的身份拒绝行政令发布;

先帝老爷子旋即大怒:有本事你试试?

原历史时间线上的申屠嘉:试试就逝世……

这还只是极端情况。

绝大多数正常情况下,某一个臣子想要在朝议之上、在公卿百官见证下提出某个建议,其实都是要事先单独觐见天子,以得到天子允准——至少是默许的。

先私下见,说清楚自己打算做什么事儿;

等天子点了头,说一声‘回去写封奏折,明儿个朝议呈上来’,这事儿才会被摆上朝议。

只是这样的缓冲机制,显然并不那么稳定。

懂事儿的,自然是大都会事先面见天子,陈述利害,再根据天子的反应,来决定是否要做这件事。

但祖传倔牛如申屠嘉之流,哪怕私下见了天子,也很容易把君臣矛盾摆上台面,让朝局平白生出动荡。

后世有句话说得好:领导班子,无论如何都要团结;

不团结的话不要说,不团结的事不要做。

用刘荣的话来说,还要再加上一句:哪怕真的不团结,也绝不能把矛盾摆上台面。

——两位同志私底下坐下来,好声好气把矛盾解决掉,才是性价比最高、最有利于稳定的处理方式。

而未来的尚书台,干的就是这个事儿。

以后,朝臣百官在上奏请示某件事该不该做之前,无论是否事先请示过刘荣,刘荣都可以凭借情报网络:绣衣卫,以及参谋团:尚书台,预料到事态的大致发展走向。

还是拿当年,老丞相申屠嘉就《削藩策》,与先帝老爷子顶牛一事举例。

若往后再发生这样的事,刘荣首先会通过绣衣卫得知:丞相申屠嘉,打定了主意要反对《削藩策》。

这一步,当年的先帝大概率也做到了。

毕竟绣衣卫在朝公百官身边安插眼线,也不是最近几年的事儿了。

而下一步,便是刘荣带着‘申屠嘉打算梗脖子反对《削藩策》’这一客观现实,向尚书台征求意见。

——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

热门小说推荐
商场红颜路

商场红颜路

一个夏日的雨夜,本以为是一段奇缘,不曾想却惹上了一身麻烦,更可怕的是,竟然落入了一个精心打造的圈套,让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没根基,没靠山,没人脉,没资源,一个农村走出来的打工者,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巅峰。...

第一兵王

第一兵王

一代兵王,为替兄弟复仇越境入狱,五年后回归都市大哥做了上门女婿,被连连欺辱!自己因为入狱的身份,被所有人鄙夷!却不想自己的亲生父母竟然是赫赫有名的京都豪门太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