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就想着哪天孙翠凤那婆娘能再犯个错,他再把人抓住,到时候也给家里弄个工作,他要求不高,临时工就行。
可惜事与愿违,孙翠凤忙着和两个儿媳妇打架对骂,连着几次开介绍信被拒绝,她便把精力全部放在了对付儿媳妇身上,直接把苏宁给忘在了脑后。
弹指一挥间,1977年10月21日,高考恢复,举国欢呼。
也是在这一年,苏宁调到了市里。
妇唱夫随,安京墨携龙凤胎跟上。
78年年底,改革开放,自这时候起,个体户如春笋般冒出来。
安老爷子隔三差五打电话过来,想要龙凤胎去京都陪他,苏宁让安京墨送两个孩子过去,夫妻俩也正好过段二人世界。
其实苏宁也想尽快调去京都,她知道丈夫已经离家多年,对亲人肯定是想念的。
最终,靠着金手指,苏宁一连破了几件跨省大案,成功带着丈夫孩子调到了京都。
这年,她刚满四十岁。
也是这一年,苏宁第一次见到公公婆婆,婆媳会面很和谐,没有吵闹和争执,大家都是讲理的文明人。
不过,虽然没矛盾,但苏宁还是不打算和长辈住一起,她喜欢自由。
苏宁也没想离婆家人太远,房子就买在离公婆家不到三百米的位置。
那座四合院是三进的,带着后花园,有个大池塘,苏宁很喜欢。
当然,苏宁不止想买一座四合院,她想给儿子女儿各买了一座两进的。
家里的钱肯定是不够的,没要长辈们补贴,夫妻俩在家捣鼓了几种药品,都是中草药制成的,药厂开起来后,收入与日俱增。
有了钱,地皮买起来。
药厂步入正轨后,考虑到苏宁工作忙,安京墨便找了发小帮忙看着,自己跑去开了间中医馆,和安老爷子分开坐诊。
祖孙俩医术高明,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后来,对外宣布只医治急病和重病,普通的病一律不接。
龙凤胎从小耳濡目染,两人对中医都很感兴趣,只不过最后只有妹妹从事了这一行,大家都以为她是热爱中医,殊不知,这孩子是觉得中医能让她变美,才静下心来跟着长辈学习。
而哥哥走了经商的道路,大学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后来也成了苏宁眼中的「霸总」。
哥哥自己开了公司,家中药厂和医馆便由妹妹继承了。
当然,本着公平的原则,苏宁给儿子也分了股份,只拿钱不参与经营。
时间从指缝中溜走,在送走长辈们的同时,家里也有新成员出生。
苏宁是在55岁时退休的,那时候她已经在单位坐上一把手的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