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常见的药材,倒是没有短缺的,但一些不常见的药材,却难免供不应求。
而通过医疗站向上级采购,却也是有些困难。
这个时候,自己在栽种就是一个解决办法。
不过药材的种植和种庄稼又有些不一样,没有相关的知识,赤脚医生们也不知道如何下手。
于是培训班这边,就决定开设药材的栽培技术的课程。
为了准备这门课,况叶翻出了他前些年买的一本书。
《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1963年出版的。这是本省出版的,里面很多的药用植物,安琼县当地都能进行栽培。这其中也有不少,正是目前赤脚医生们短缺的药材。
他准备根据此书,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备课。
就在他备好课,时间来到十二月,培训班再次开课,关于这次招工的事也有了结果。
第185章
这次招工,九大队只有知青宿舍的朱静和姜雨参与了竞争。
至于知青宿舍剩下的几人,周光旭因为有长辈在此,几次招工就没有参与过;王月兰和罗佳是七零年下乡的,目前还没有资格参加。
况叶和陈繁仪就更不用说。
目前九大队的知青加起来也就他们七人,今年队里也没有新知青。
年初三月的时候,丰水公社也来了一批知青,总共十四人,都分配到其他的生产大队。
而这次两人中的姜雨被选上,获得了一个招工名额。
同时和她一起被选上的还有丰水公社的其他九个知青,这一次招工丰水公社总共有十个名额。
十个名额看起来不少,和第一次招工的两个名额相比,甚至是它的五倍,但竞争同样不小,因为谁都不想落选。
被选上的姜雨自然是高兴万分。
不过和她一起竞争的朱静的心情就不那么好受了。
好在姜雨和朱静是同一批下乡的知青,这几年关系处的还不错,两人也没有因此事闹出什么矛盾。
况叶得知姜雨被选上,去恭喜的同时,也稍稍打听了一下这次招工的具体信息。
十个招工名额,相对于丰水公社符合招收条件的知青来说,的确有些少。
但这十个名额其实不算小,要知道当初许诚他们那一批被招工走的知青,还是因为铁路修建以及相关的产业需求的人多,也才二十个名额。
况叶虽然这次公社有招工名额,但具体是招什么样的工,以及是哪个单位招工,都不是很清楚。
经过一番打听,才知道这是一个将要投产的钢铁大厂在招人。
而这个钢厂其实也是三线建设的一个项目。据说当初其实在六五年的时候已经开始建厂,其名下的二分厂在当年年底就投产了。
但剩下的几个分厂,却因从六六年开始的动荡,施工建设进度受到严重的影响。
后面还是因为局势稳定了一些,省上重新启动三线建设的相关工程建设,剩下的几个分厂才得以修建完成。
几个分厂的建设即将完工,也即将投产,自然新增了不少岗位。
因为厂区离安琼县不算多远,所以这次得到了名额相对要多一点,丰水公社才能有十个招工名额。
招工的名额定下来之后,姜雨等十名知青,也很快的通过了体检、审查,办理了相关的手续后,就离开了丰水公社。
姜雨的离开,对整个九大队来说,没多少影响。
除了知青宿舍的朱静等人,队员们更多的还是关注眼前的事物,地里种的粮食可是关乎到切身的口粮。
而况叶也没有对此事再过多的关注,他每天的事也不少。
培训班那边上课,每天虽然只有一节课,但花在上面的时间可不仅仅只有那四十五分钟。课堂外的工作,才是最消耗精力的。
回到九大队,除了制药也还要忙不完的事。
小菜园需要打理、果树需要剪枝、房前屋后需要清理、消耗大半的柴火需要补充、粮食需要加工脱壳等等,这些繁杂的小事,也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打理。
这也就是一个人住的坏处了,所有的东西都要自己来。
当然也可以摆烂,但况叶又做不到。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
大楚国,妖邪四起。这个世界,有武夫,有道佛,有妖物,有诡异。徐白穿越而来,地狱开局,身处匪寨牢房。当危及来临时,他发现自己的悟性不太对劲。观摩墙壁无名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