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杨沅先看了一下表格上近十年来的维修记录。
没有!
一次都没有。
神奇的“官不修衙!”
可是,那道贴着山墙一尺又砌起来的第二道墙,是六七年前砌的。
既然没有维修记录,那些沙石砖块是怎么运进来的?
杨沅忽然想到了他方才勘察那三间房时所见的东西。
难道是把砌墙的材料藏在纸张、油墨甚至印刷设备的箱子里,冒充印刷设备或者耗材运进来的?
杨沅马上把徐洪诚唤来,让他再做一张表,把十年来勘印房购进油墨纸张等各项物资的时间、数量等也做个表格出来。
随后,杨沅又找到被集中在庭院里,一时无所事事的工人,问道:“你们工头……王先生?”
杨沅话还没有说完就看到了王长生,不禁讶异地道:“王先生,你怎么在这儿?”
王长生上前道:“这不是因为刘承旨相请,帮他改建官舍嘛。”
杨沅道:“这才多少活,小打小闹的事情,应该用不到你这位建造大匠出马吧?”
刘商秋得意洋洋地道:“那自然是因为我给的钱多。”
王长生干笑道:“是啊是啊,我家里人口多,得赚钱养家。”
王长生这么一说,杨沅才想起来,王长生去了一趟日本,领回来十多个小妾。
杨沅打量了他一番,赞道:“王先生精神矍铄啊,难得,难得,那么多的东瀛侍妾,还能保养到这般模样,实在难得。”
王长生听了,便得意洋洋起来,少不得自我吹嘘一番,再夸奖杨沅一顿。
你夸我精神奕奕,我赞你气宇轩昂,你称我宝刀不老,我说你阳刚威猛……
两个人一番商业互吹,刘商秋实在受不了他们两个无耻吹牛逼的言语,仓惶败退而去。
王长生这才小声对杨沅道:“二郎,你有所不知!他们这座官衙,还是吴越国时建造的。
我之所以愿意接这个活,图的就是他肯让我亲手拆一幢两百年前的官舍,看看当时匠人的手艺,以及他们如何保证这座官舍受两百年风雨侵袭,依旧屹立不倒的手段。”
杨沅恍然大悟。
得益于“官不修衙”的传统,能够拆官衙的机会可不多。
以王长生这等建造大家的本事,你随便给他一块砖头上起粘合作用的泥土,他都能马上看出其中的成分。
这才是吸引王长生接了这个活的主要原因。
杨沅道:“王先生,我正有事要请教你,你看这山墙内的这堵夹层墙,需要多久才能砌好?”
王长生不屑地道:“如果就是这般粗糙的手艺,老夫出手的话,最多一天半就完工了。
不过那可是当年啊,我这老胳膊老腿儿的,现在连砌两天的墙,我可吃不消。”
杨沅道心中一动,问道:“你是说,以你的手艺,连砌两天可以完成?每天砌多久?”
王长生道:“大概三个半时辰吧。”
“那么手艺一般的人呢?”
“那就得三到四天了。”
“一个人?”
“对。”
“这样的话,如果一个人,每天只砌一个时辰,也得半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