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71章 不忘初心加官(第4页)

一旁的太子脸色也板了起来,一脸凝重。

“回禀陛下,臣不知。”

此言乃秦逵真心实意,他在工部郎中之位做了许多年,督造了诸多工事。

去年工部侍郎陈广松犯事,他被升任工部右侍郎,这已经是喜出望外的喜事了。

但没承想,不到一年,

他又被提拔为工部尚书,这不是官升一级,而是至少五级。

寻常的右侍郎想要升任左侍郎已经是大费周章,

而左侍郎与尚书看似只需要迈过从二品正二品两个台阶,

但想要登上这一步,至少要辗转反侧三到四个衙门,耗费将近十年,才有可能迈出正二品这一步,

大多是在任上致仕,能踏出者寥寥无几。

而他,省去了十年工夫,也省去了在各部中腾挪所耗费的心神,

以右侍郎登正二品之阶,如今朝野上下所有人都在说他攀附权势。

但只有他自己清楚,升职一事,

他自己也是糊里糊涂,不明所以,莫名其妙就升了。

秦逵想了许久,朱元璋也迟迟未开口,他便再次躬身:

“陛下,臣百思不得其解,还请陛下解惑。”

朱元璋轻笑一声,将身体靠在椅背上,看着秦逵:

“你是穷苦出身,国子监也有很多穷苦出身的读书人,

他们中有人考了举人,有人中了进士,有人恩荫了官职,

但也有人忘了自己的出身,也有人背弃了课业上所说的为国为民。

你,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

当年你操持更改匠籍一事,做得很好,

如今京中的工匠都念你的好,朕也如此。”

如此,秦逵猛地抬起头来,恍然大悟,陷入了回忆。

洪武十九年四月,朝廷招募四方工匠来京城打造军械,为二十年征讨纳哈出做准备。

那时他上疏朝廷,建议按距离京城的远近确定工匠赴京轮班的班次,

置籍并签订契约,等工匠赴工部报到后,其家人可免徭役。

此法后来得到实施,也被写入了大明律,定为法令。

自此之后,匠人再也不用整年都待在京城,

只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来到京城做工,其余时间可以在家乡衙门做工。

还因能免除摇椅,工匠的积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对于此事,秦逵认为这是自己一生中做得最好的一件事,

甚至比洪武二十年修建的古帝王庙还要好。

想到这,秦逵终于知道自己为何升官。

他嘴唇翕动,并拢的手掌有了些许颤抖,声音也有些哽咽:

“陛下,臣是读书人,也是匠人,深知工匠乃天下之基。

故元尚且能善待工匠,我大明更应如此。”

“说得好!这大明天下官员茫茫多,但能善待百姓者,寥寥无几。

热门小说推荐
官道争锋

官道争锋

常言道先做人,再做事,官场也是如此。县府办的办事员陈天明被打发到贫困山村扶贫,原本以为仕途就此止步了,不料遇到下乡考察的副市长,从此,陈天明时来运转,走上一条步步荆棘,险象环生,又能柳暗花明,步步高升的争锋之路。...

最后的武僧

最后的武僧

由炼金术师带领的小队为了阻止义人之石的出现而踏上旅程。拯救世界?哦不,那个魔法师只想独吞义人之石的组成部分贤者之石而已那个武僧只想给神教找麻烦而已至于那个炼金术师,保佑他不是自己想成神吧!...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