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房间里光线有点暗,而且似乎很长时间没什么人来,架子上落了很多灰。
林束按着年份一排排架子看过去,最久远居然可以追溯到二十多年前。
随手抽出一份,林束发现自己居然无法翻阅,档案袋的口子被封了起来,而且里面的东西似乎黏在一起,强行打开的话还有可能撕烂。
或许是时间太久的缘故,档案袋上的字迹都有些淡化模糊了,在这样昏暗的光线下,林束非常努力辨认,才勉强认出一个名字:
沈年年。
林束没多做停留,继续查找从未来老师那里了解到的学生档案。
找了不少时间,林束终于在一排落满灰的架子底层看到了自己要找的东西。
——施言。
曾经幼儿园培养出来最出色的孩子,所有家长满意的孩子,孩子们的榜样,标杆一样的存在。
在他消失之后,他的档案被丢在昏暗的角落生尘,学校里没几个人还记得他的存在,相关资料也无人在意。
打开陈旧磨损的档案袋——这样的磨损程度,当年应该被翻看过很多次,只是或许没找到什么有用线索,于是最终被丢弃在这里。
档案袋里只有一张薄薄的纸,上面记录着一些基本信息。
也是,真正重要的东西,也不会随意放在这样的地方。
林束随意扫了一眼,直接将纸张收进口袋,之后他又找到另外几个一起不见的孩子的资料,一起带着离开档案室。
门口的老人并未要求检查,似乎不在意林束有没有带走东西。
回到宿舍,林束取出所有档案,先开始查看施言的资料。
从上面可以看出,施言三岁时被送入真善美幼儿园,并且在半个月后由走读转为住宿,然后一直在学校住了三年直到消失。
值得注意力的是,三年时间里,施言没有回过一次家,他的父母从开始半个月探望一次,到后来的一年都未曾出现。
施言父母最后一次出现,就是在施言成为幼儿园最优秀学生的表彰大会时。
什么样的幼儿园,会让几岁的孩子在学校一住几年?
又是什么样的父母,能把孩子送去这样的幼儿园?
另外几个孩子的情况差不多,只是他们住在学校的时间都比施言少,父母来探望的次数也更多。
其中有一个孩子的母亲,曾一度想接回自已的女儿,为此退学也不在乎。可最终不知什么原因,那个孩子没能通学成功,还是一直住在幼儿园,直到随着施言一起失踪。
林束从这些孩子的资料上,注意到一个多次出现的名称:乐园。
他在幼儿园的建筑示意图上没看到过这个地方,也没听幼儿园任何一位老师提起过。
表现好的孩子会被送去乐园,那是奖励,可却没有一个人在回来后谈起,别的孩子也不知道学校有这样一个地方。
林束找出学校示意图,凭着印象将学校里的建筑跟地图对照,最后确定——乐园在学校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