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647把野心收一收(第4页)

当然,华夏高层十分清楚这些金融大鳄的野心,所以一直非常的严谨,没给金融大鳄们一丝机会。

直到24年,联想收购美国IBm个人电脑业务,这个状态最终还是被柳传志打破了。

21年的时候,戴尔电脑过IBm,成为了全球第一品牌。

IBm幡然醒悟,开始清点自己旗下的业务板块,最后现个人电脑业务被压制的太厉害,这些年在不断的亏钱。

与其一直被戴尔和惠普联手打压,还不如直接把个人电脑业务卖掉划算。

于是,IBm开始满世界寻找买家。

最开始IBm打算做个顺水人情,把个人电脑业务卖给日本的东芝。

高盛知道后,横插一脚,强行搅黄了这单生意。

主要是因为高盛作为一个投资银行,一直和IBm和东芝有着密切的合作。

如果两家企业悄默声的谈妥了,那高盛就一点油水捞不着了。

事后,高盛给IBm出主意,让其把个人电脑业务卖给联想。

由于华夏对境外资本一直持有严谨态度,所以IBm找不到什么门路。

为了促成这单生意,高盛给IBm出了非常多的主意。

一方面让IBm给华夏的高校投资建实验室,加强华夏对IBm的印象。

另一方面高盛开始了自己的金融课堂,忽悠投资人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

只要收购了,就能迈向国际化道路,走上人生巅峰。

联想听到这些消息后,直接就上钩了,出资17.5亿美元收购IBm公司的个人业务。

但是联想没有这么多钱。

于是联想掏了6.5亿美元的现金,以及自己价值6亿美元的股票。

至于剩下的5亿美元债务,由高盛出钱给联想垫资。

就这样,联想成功收购了美国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

这件事经过柳传志的宣传造势,一度把联想吹捧成民族企业,民族之光。

花高价收购别人亏损的业务,还搭上自己这么多的股份,究竟是谁收购谁,没有一个人知道。

高盛借给联想5亿美元,帮助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柳传志自然是对高盛感恩戴德。

在高盛的提议下,高盛和联想成立了一家名为高盛高华的证券公司,获得了一张金融牌照,并且掏出2.68亿参股联想集团。

有了联想这层外衣,高盛成功溜进了中国资本市场。

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后,高盛露出了自己的獠牙,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服务。

24年,高盛避人耳目入股了西部矿业,随后西部矿业抓住了27年股市牛市的机会。

在高盛的操作之下,股票一路上涨到了68.5元,被称为华夏矿业明珠。

而高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代理持股的方式,收获了高的股权增值收益。

盈利一度高达2倍之后,高盛开始不断减持股份,从中获利17.47亿元。

除矿业外,高盛坑了中航油5.5亿美元,还连续坑了中粮集团,金龙鱼等多家大型企业。

毫不夸张的说,高盛是一头吃人不吐骨头的恶狼。

qu4.。qu4.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