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3章铁生,北海的菊花开了
离开沈丛文家,方言和汪曾其缓缓而行。
“你刚刚那句,妙,妙,说得太妙了。”
汪曾其夸赞道:“全国各地的美食虽好,究其也不过是手里一碗热气腾腾的饭菜。”
“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方言嘿然一笑。
“老师刚才的建议,你不妨琢磨琢磨。”
汪曾其说:“也许怎么教人写散文,我不擅长,但论美食怎么吃,我倒可以指点一二。”
“那敢情好,谢谢汪老。”
方言朝着公交车站,边走边说。
汪曾其堪称“人间美食地图”,名副其实的大吃家,单单在吃的方面,写了不下二十篇的散文,《人间草木》、《故乡的美食》、《五味》、《肉食者不鄙》等等,就连《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都承认,纪录片受到了他的影响。
倘若当时汪老在世,总顾问应该是他。
“如果决定了要写美食,找个机会,我带你先在燕京吃一圈,从城东吃到城西,从城北吃到城南,吃完燕京,咱们再到外面吃。”
汪曾其道:“先吃津门,再吃鲁东,一路往下,吃江南、安皖、江浙、闵建、粤东……”
“慢着,慢着,您可别再说。”
方言道:“再说我得流哈喇子了。”
“哈哈哈!”
一老一少,放声大笑。
先把汪曾其送到车站,方言然后去了趟《燕京文学》编辑部,奉上修改好的小说。
当得知沈丛文要指导方言精进散文,王朦、周雁茹等人为之震惊。
当得知沈丛文给方言安排了散文作文,王洁这个债主比其他人都要惊喜,都要兴奋。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那山那人那狗》是第二篇,定在第五期的《燕京文学》头版位置,也就是12月表。
这篇散文一交,跟王洁的债务才算是一笔勾销。
“小说我写得多,散文我是头一遭。”
方言爽快地答应下来,“写得不好,你们可别笑我。”
“放心吧,母不嫌子丑,我们娘家人怎么舍得笑话你呢。”
李悦、黄忠国等人相视一笑,有沈丛文和汪曾其保驾护航,方言的散文处女作能差嘛?
“何况,我相信岩子你的眼光。”
周雁茹拿出最新一期的《十月》,“不用说,这篇《秋天的怀念》是你挖掘的吧?”
方言道:“您猜的真准!”
“这还用猜吗,一看作者是石铁生,就知道是你们俩的杰作。”
周雁茹至今还记得,当初就是方言把《没有太阳的角落》推荐到《燕京文学》。
卫蓁娇媚动人,出生名门,是长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娇花。婚事在即,她即将嫁与年轻的太子。太子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无人不道这是一桩好亲事。卫蓁却做了一个的梦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话本中的人物,太子另有所爱,娶她别有所求,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爱恋的阻拦。最后太子登基,迎娶白月光入宫,卫蓁则成了冷宫废后,早早香消玉殒。话本到这里结束,可梦里一切都在延续。不久王朝更迭,一位少年将军起兵谋逆,攻入皇城,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入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杀了皇帝,娶了卫蓁的牌位。从梦里醒来后,卫蓁出屋,望着自家后院那位时常来找阿弟一同练武的俊美少年,微微出神。祁宴出生高贵,意气风发,鲜衣怒马,是全长安城最耀眼的存在。若无意外,他会如他的父辈祖辈一样,一生戎马沙场,保家卫国。直到那一日,他如往常来友人家做客。春日的微风荡漾,竹帘摇晃,玉佩碰撞声响起。少年转首,看到帘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春光明灭,女郎冷清美艳,一惯是不喜言笑。却在看到他后,唇角露出了一丝甜润的笑意,极致的明媚。十七岁肆意张扬的少年将军,轻轻愣住,平静回以一笑,耳后却涌起一层淡淡的薄红。他心中有一场春风化成的疾风骤雨,为她摇晃。此后无论春日秋时,都将逆流而上追逐她。那一日,他动了春心。祁宴向来做事光明磊落,直到那日,决心谋划得到那个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