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52章 康先生的字很别致(第2页)

“你看得比许多人都更明白,”邵逸夫赞许地说道,“不过你会怎么选择?现在梦工厂每年在台湾的票房至少是一亿台币以上,你舍得放弃台湾市场投向大陆?”

康剑飞笑笑不再说话,一亿台币的票房是比较保守的算法。

去年台湾地区一共上映了5部梦工厂出品的电影,总票房1亿2000万新台币。

其中打点黑白两道就用去接近2000万台币,梦工厂的实际收入折算成港币也就1000万左右——这算是非常好的盈利了。

飞机在京城降落以后,众人远远地在机场出口就看到有人举着牌子——“热烈欢迎香港文化界同胞”。

负责接机的是国务院港澳办的人,领头的那个大约40岁左右,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季大明介绍时称他为“郑科长”。

几个接机的同志都穿着中山装,相比起来,此时的广州就要前沿的多,很多官员都是穿西服接见外宾和港台同胞。

郑科长领着大家去万国酒店落脚,当晚搞了个小小的聚餐,接着又向大家宣布这两天的行程:第一天参观《人民文学》杂志社,下午游览京城名胜,晚上观看东方歌舞团演出;第二天上午会见中央领导同志,中午在国宾馆就餐,下午分别与内地同行进行文化交流(邵逸夫、康剑飞去北影厂参观,赵少昂等画家自然是跟内地的书画家交流);至于第三天,有急事的人可以自己回港,想留下来的,自有港澳办的同志全程陪同游玩京城名胜。

在酒店休息了一夜不提,第二天郑科长一大早就来到万国酒店,陪众人用过早餐之后,大家就坐着一辆大巴车前往《人民文学》杂志社。

为什么要参观《人民文学》杂志社?

因为康剑飞一行都是香港文化界的人,港澳办安排参观《人民文学》杂志社,主要就是为了向香港同胞证明,如今的大陆不会像以前那样因言获罪,更不会写一篇文章、画一幅画、拍一部电影就被打成反革命。

此时的《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是王蒙,带着一帮副主编和知名作家,在杂志社门口就拉开横幅欢迎。

而站在王蒙前面的老者显得尤为突出,赫然是身为现任作协主席的巴金老先生。

香港文化界访京团这边,自然是赵少昂老先生走在最前面,接着是年龄次之的邵逸夫,康剑飞如同一个跟班一样走在后面。

两边的人一碰头,还没等郑科长互为介绍,就见老金老先生握着赵少昂的手,爽朗地大笑道:“叔仪(赵少昂字)老弟,这回遇到你可不能赖了,欠我的那副字画怎么也要还!”

赵少昂见了巴金也很高兴,握着他的手笑道:“又遇上贤兄,看来不动笔画上一副,这趟是没法回香港了!”

得,两个老爷子原来是旧识,两岸的交流瞬间变成了老友喜重逢的节奏。

不过既然两边领头的人是好友,那么接下来的交流气氛就融洽了很多。

眼前的都是些文人墨客,康剑飞这个写了两部小说的伪作家插不上嘴,只像个打酱油的一样跟着他们乱逛。

主编王蒙带着大家参观了一下近几年《人民文学》,重点介绍了一些具有思想突破性的文章,包括反应十年浩劫的伤痕文学。

此举的潜意思就是说:你看我们连十年运动的文章都可以写,你们这些香港文化人根本不用担心,香港回归后同样的言论自由、创作自由。

转眼就快要到中午,《人民文学》杂志社在招待大家吃饭之前,王蒙主动说道:“各位都是香港文化界的大家,今天的到来,让我们杂志社蓬荜生辉。如蒙不弃,不如留些一行墨宝……”

毕竟这是一趟善意的交流,王蒙的要求不好意思回绝,众人都说道:“赵老先请!”

赵少昂的身份是岭南画派大师,他的毛笔字同样精彩,挥毫写就两句古诗:“响必应之与同声,道固从至于同类。”

“好字,诗更是应景!不管是大陆还是香港,大家在进行文化艺术创作时,都是同道之人。”巴金拍手赞道。

赵少昂题词以后,其他人纷纷留下墨宝,就连邵逸夫都写了两句应景的古诗,而且那几个字还写得非常漂亮。

最后只剩下康剑飞一个人了,饶是他脸皮比城墙还厚,提着毛笔还是没好意思写出一手臭字。

见大家都看着自己,康剑飞终于咬咬牙豁出去了,提笔写下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祝《人民文学》越办越好!”

当康剑飞落款之后,同他一起来的香港人个个把脸调开,一副我跟此人不认识的样子。

而《人民文学》的众作家编辑们,则是苦忍着笑意憋得难受,生怕笑出声来会伤了香港同胞的面子。

主动邀字的王蒙看着笔墨未干的“好字”,脸部肌肉抽动了两下,好半天才想出合适的词汇道:“康先生的字很别致!”

热门小说推荐
锦鲤娇妻:摄政王宠妻手册

锦鲤娇妻:摄政王宠妻手册

赵锦儿是十里闻名的扫把星,被卖给一个快要病死的痨病鬼冲喜,抱着公鸡拜的堂。大家都以为这两口子到一起要完,不想过门后老秦家却好运连连,日子是越过越红火。进山挖野菜捡到狐狸路边买头老羊,老羊肚里带着四只羊崽就连被采花贼掳走都能带辆驴车逃回家而眉目俊朗的痨病相公也恢复健康,成了摄政王?邻国公主要来和亲,相公大手一挥,家有娇妻,这辈子不娶妾!...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