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经过了六天的时间,清军在大沽口炮台以及在后方的天津城,严正以待。
直隶总督谭廷襄,在众军拱卫中,威风凛凛。
前后军队,密密麻麻,不计其数!
很快,朝廷的使者到来,想直隶总督谭廷襄传达了皇帝的口谕。
“洋夷万里迢迢而来,距离香港补给也甚远,而我军以逸待劳,占据主动。”
“并且,洋夷的陆军在广州,战舰上不了陆地,你有炮台和坚城在手,至少坚持一个月,苏曳曾经统帅的新军就会北上加入战场,届时将如虎添翼。”
“能战,才能止戈谈和。你一定要打出朝廷的威风,只要坚持一个月,朕就给你记功!”
直隶总督谭廷襄道:“臣遵旨,一定打出威风,不给皇上丢脸!”
半个时辰后!
英方给出的六日期限已到。
联合舰队再一次派出了使者,向谭廷襄道:“六日期限已到,贵国谈判使者何在?”
直隶总督谭廷襄道:“皇上有旨,让你们舰队先后撤五百里,再派员和你们谈判。”
使者耸了耸肩膀道:“这是你们自找的。”
然后,他乘船返回到战舰之上!
半个时辰后!
双方大战,正式爆发!
:苏曳之威!清廷惨败!
这一战,清军吸取了之前的教训。
不再密集布防,这样只会被西洋舰队屠杀。
采取了分散防守的策略。
整个大沽口战线,布防了九千多人。
其中1000人分驻南岸三座炮台,主炮台由总兵达年和游击德魁率部防守。
左炮台由都司纳勒和等率部防守,右炮台由游击陈毅等率部防守。
1500人护卫南岸后方;1000人驻守北岸炮台,由游击沙春元率领。
1000人驻守北塘;另有2000多人分驻于家堡、新河等地。
而荣禄率领的两千五百新军,作为最核心的力量,分成了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炮兵营,防守主炮台。
第二个部分,一个步兵营,协防北岸后方。
第三部分,一个步兵营,协防南岸后方。
骑兵营,拱卫主帅谭廷襄,并且作为战场预备队。
这和历史,就已经有了些许的变化。
首先,大沽口炮台得到了提前的修缮。
其二,整个大沽口炮台战场,多了荣禄新军这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