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
两宫太后和清廷,抗住了洋人的压力,选择继续支持苏曳之前的外交方略。
但是却战战兢兢地盯着长江口,还有黑龙江,一南一北两个方向。
唯恐忽然一声炮响,战争再一次爆发,把大清撕碎。
但是……
所谓裁撤八旗军一事,是要彻底偃旗息鼓了。
无数的八旗勋贵受到了巨大的鼓舞。
没有想到啊,关键时刻洋人竟然来助攻了。
而且已经隐隐从宫里传出来了,两宫太后其实也不同意裁撤八旗军,甚至隐有抱怨。
于是,他们再接再厉,雪片一般的奏章再一次飞入宫内。
要让朝廷正式,公开表态,绝不裁撤八旗军。
上奏的官员越来越多。
但是政事堂的几个大佬,军机处的大佬,依旧沉默。
于是,众多八旗勋贵就找到了一个人。
慈禧太后的父亲,惠征大人。
之前她还是懿贵妃的时候,哪怕再受宠,也就是三四品官员。
而现在,他已经是堂堂三等承恩公了。
众多八旗勋贵觉得,让惠征上奏太后是最最合适的,他虽然是臣子,但也是太后之父啊。
但惠征哪里愿意接这个事,也完全躲在家里,房门紧闭。
不过,现在外面的八旗官兵,里三层外三层地把惠征的宅邸包围得水泄不通。
“公爷啊,您也八旗出身啊,您要为大家伙说话啊。”
“八旗乃是国本,苏曳他要裁八旗军,就是要颠覆大清的江山社稷啊。”
“惠征大人,您出来啊!”
呆在家里的惠征,又惊又怒又怕。
他从内心里面也不同意苏曳的做法,这个十万火急的时候,裁撤什么八旗军啊?
但是让他生气的是,你们这些八旗军不去包围奕讠斤的宅邸,不去包围绵愉的宅邸,却来包围的惠征的宅子?
这不就是欺负我根基浅,小门小户出身吗?
还真就是如此了。
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这也是破天荒第一次,还没有建立权威。
慈禧太后根基薄弱,小门户出身,八旗勋贵现在对她还真没有什么太大的敬畏。
其实,现在也有很多八旗兵在绵愉、奕讠斤、僧格林沁的宅子外。
只不过,大家觉得惠征地位最低,但是身份最特殊,最好突破。
所以,围在惠征宅邸外面的人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