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两宫太后看完之后,让人递给了苏曳。
苏曳打开一看,只看最关键的内容。
李鸿章说发逆大军得到了洋人最新式的武器装备,战斗力大增,他率领的军队寡不敌众,丢了苏州,请两宫太后降罪。
另外,他此时已经率军撤退到松江。
请朝廷立刻派遣援军南下,发逆大军随时可能进攻上海。
总税务司此时就在上海。
而且清廷的很多财政源头也在上海,若是上海沦陷,那真是不堪设想。
历史上的李秀成攻下苏州后,几次攻打上海,也差不多就是在这个时候了。
只不过,现在的局面比历史上更加复杂了。
因为英国人在中国的利益一家独大,激怒和美国和俄国。
所以,此时在上海的洋人可不是一条心了。
要知道,现在美俄的舰队还在长江口和苏曳长江舰队对峙。
只不过,两家加起来的舰队实力都不够强,不敢对苏曳长江舰队开火。
但是,却牵制了苏曳的水师主力。
不出意外的话,俄国公使应该就快到了吧?
仅仅一刻钟后。
外面就传来了一阵高呼,俄国公使伊格纳季耶夫求见。
两宫太后皱眉,完全不愿意见这位公使。
在苏曳的影响下,两宫太后现在最讨厌的外国人也就是这位俄国公使了。
如今英国公使,法国公使都已经在京城办公了,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前来皇宫拜会。
甚至,两国公使的夫人也多次前来皇宫做客。
尤其是英国公使,态度比起之前先帝的时候,简直好上许多。
而美国公使,俄国公使依旧不愿意进京递交国书,反而一直发出战争威胁。
片刻后,俄国公使进入大殿之内。
“这是我国皇帝的亲笔信,请太后阅览。”
接着,俄国公使递上了这封亲笔信。
当然,已经在边上翻译了中文。
这是很长的一封信,语气是非常温和的,甚至大段大段阐述了两国的友谊。
甚至称得上是冗长了。
一直到最后,俄皇说非常遗憾,贵国的总理大臣不愿意承认清俄北京条约,不承认瑷珲条约。
在长江口,清国的战舰甚至向俄国战舰开火。
在北方边境,两国军队屡有冲突。
俄国万分不愿意和清国发生战争,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为了保护在东西伯利亚的民众,不得已需要用军事手段挽回俄国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