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3浴佛佳(第2页)

nbsp;nbsp;nbsp;nbsp;黄公献艺所用的衣物、幡旗、刀剑都放在棺木里,有时候里头还会盘上一只阴森森的蟒蛇。

nbsp;nbsp;nbsp;nbsp;温狸总是离那个棺木远远的。

nbsp;nbsp;nbsp;nbsp;黄公见她畏惧之样甚有趣,一边翻找,故意吓唬她:“小狸儿,我昨晚梦见你躺在这棺里呢。”

nbsp;nbsp;nbsp;nbsp;温狸双肩一颤,两颊唰的白了。

nbsp;nbsp;nbsp;nbsp;黄公哈哈大笑:“这宝贝是给我自己备的,你要躺我还不给哩。戏里说,‘东海黄公’老了,提不动刀,被老虎咬死,我可不得给随身备个棺材。你别瞧它小,这可是个难得的稀罕物,千年不腐,百毒不侵,给钱也买不着。我哪日真死了,你们就将我殓进去,放到不生风的地方。不到百日,我定会活过来。”

nbsp;nbsp;nbsp;nbsp;黄公正从棺木中翻出一个木匣,抛给了温狸。

nbsp;nbsp;nbsp;nbsp;“也没人会鬼傀儡戏了,给你拿去顽吧。”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温狸借到蜘蛛丝后的三天,就是浴佛节。

nbsp;nbsp;nbsp;nbsp;当世多丧乱,国失半壁,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庶民百姓大都笃信佛道之说,执迷于谈玄、讲经、修佛、求道,放弃今世,以期来生。王侯贵臣纷纷弃象马,庶士豪家舍资财,大兴土木修建浮图,竞摹天上之姿,寻觅山中之影,遁入空门作沙弥。

nbsp;nbsp;nbsp;nbsp;秣陵城有寺庙四百八十所,内城三百二十一所,外城一百五十九所。

nbsp;nbsp;nbsp;nbsp;每年四月初八的浴佛节,成了除正旦以外最隆重的节日。

nbsp;nbsp;nbsp;nbsp;当日,秣陵所有城门会打开,城中大寺中收藏的佛像都会被僧人们抬出来,绕城举行“行像”仪式,最后抬到太极宫的公车门外,接受天子临门散花。

nbsp;nbsp;nbsp;nbsp;这也是百戏倡优最忙碌的日子,往往一日赚得的钱,抵得上平日三个月。

nbsp;nbsp;nbsp;nbsp;今年“伎乐天”名声鹊起,距离浴佛节还有半个月,就有数十所寺庙来与黄公搭线,希望伎乐天可以跟随该寺金佛一起游行。

nbsp;nbsp;nbsp;nbsp;这些寺庙多少都有官家背景,黄公一概得罪不起,便早早定了最出名的覆舟山雀离大清净寺,虽给资不多,但因其是权势最大的大司马吴出资修建的寺庙,可以免去许多麻烦事。

nbsp;nbsp;nbsp;nbsp;“当官的少有不信神佛的,越大的官越信。”黄公将寺庙背景讲给温狸听时,谑言取笑:“搜刮来的脂膏,不愿给百姓半点,都宁愿给佛上金身,平日亏心事做多了,都怕因果报应。没有的时候怕没有,有的时候又怕没了,有得越多越怕。”

nbsp;nbsp;nbsp;nbsp;黄公说也不知吴大司马出了多少钱修建的庙宇,恁大个寺抠门得紧,给的少就罢了,行头都不出,怕是佛上的黄金都被他们剥下来作花销了。

nbsp;nbsp;nbsp;nbsp;温狸在浴佛节前夜彻夜未眠,天刚鱼肚白,就乘上牛车,去到寺庙里。

nbsp;nbsp;nbsp;nbsp;雀离大清净寺位于城外覆舟山的南麓,北瞻长江,南眺淮水、青溪,东望宫阙,吞吐云气。至山足下,远远可见列壁白垣,房庑连亘,朱户青锁,宝塔高凌。

nbsp;nbsp;nbsp;nbsp;进入庙门,迎面一阵浓郁香味,一座一丈八的巨大佛像挣在虚空之中俯瞰众生。

nbsp;nbsp;nbsp;nbsp;鎏金溢彩,光华伟灿,佛容慈悲,低眉似悯似憾,睁目似悲似叹。

nbsp;nbsp;nbsp;nbsp;佛像下摆满了各色香花,燃起合香,烟雾缭绕,佛似在云中。

nbsp;nbsp;nbsp;nbsp;温狸手持一束天雨曼陀罗献至佛前,又匍匐蒲垫上叩拜。用寺庙水瓮里的无根之水净了手,被女尼领向禅房。

nbsp;nbsp;nbsp;nbsp;经过一间敞阔佛堂时,她视线被佛前一座七重象牙白塔吸引,多看了两眼。领她的女尼有意炫耀道:“这是吴大司马供奉的长生塔,全用象牙雕成,价值连城,供在佛牙密殿里,寻常人可见不到,也是檀越今日有缘法。”

nbsp;nbsp;nbsp;nbsp;自从温狸来到秣陵,人都不知天子,只知这位权势熏天的“吴大司马”。

nbsp;nbsp;nbsp;nbsp;她多看了两眼那座供奉在佛牙前的象牙白塔,闻到一股浓烈奇异的香气,带着浓麝的芬芳,不像佛前常用的旃檀、沉水等香,多问了句:“香也很名贵吗?”

nbsp;nbsp;nbsp;nbsp;女尼抚掌道:“你识货,这是西海聚窟洲的振精香,黑色雀卵一个大小,就要十金哩,每日烧,真是焚金子,你多嗅两口吧,再也不能得了。”

nbsp;nbsp;nbsp;nbsp;温狸想,今日佛寺请她来跳舞助阵,只出了三百钱,还不如一香屑。

nbsp;nbsp;nbsp;nbsp;她心里略生疑惑,振精香又叫返魂香,向来是在贵人的葬仪上,为了活死人、肉白骨才供奉使用。

nbsp;nbsp;nbsp;nbsp;为何会在这里放一个为生人立的长生白塔,又点上供奉死人的香呢?

nbsp;nbsp;nbsp;nbsp;这念头只在她心里打了个转儿,并未深想,便和女尼进入僧房更衣梳妆。

nbsp;nbsp;nbsp;nbsp;她换上舞衣,坐在镜前,执笔为自己描画:翠眉入鬓,眉上用银针獭毫笔蘸米汤娇色,画柔软细泽之白毫,鼻尖、颊侧点密陀僧粉,模仿佛祖“金色光其相微妙”之相,额心装饰枚黄澄澄鱼媚子。

nbsp;nbsp;nbsp;nbsp;身着遍地茱萸暗红襦衫,帝释青洒金舞裙,臂绕十二尺缃色帔带。

nbsp;nbsp;nbsp;nbsp;她登上白象背驮的三尺莲花座,乐师奏《迦陵频伽》,童子吟唱梵呗,十人分列左右撒花,八十一人抬起了那尊巨金佛。

nbsp;nbsp;nbsp;nbsp;寺门洞开,第一缕朝霞落上山门,整个秣陵都沐浴在花雨里,梵声法唱震耳欲聋,香烟蜡火如云似雾,宝盖幡幢遮天蔽日,风幡经文随风鼓舞,更有数不清的信徒僧侣手持香花前来供奉佛祖,脱履跣足,三步一鞠,五步一躬,或喃喃祈语,或吟诵佛经,前仆后继跟随行列。

nbsp;nbsp;nbsp;nbsp;温狸手持莲花,乘着瑞象走出寺门时,人群喧嚣盈沸达到了顶点。c

热门小说推荐
官道争锋

官道争锋

常言道先做人,再做事,官场也是如此。县府办的办事员陈天明被打发到贫困山村扶贫,原本以为仕途就此止步了,不料遇到下乡考察的副市长,从此,陈天明时来运转,走上一条步步荆棘,险象环生,又能柳暗花明,步步高升的争锋之路。...

最后的武僧

最后的武僧

由炼金术师带领的小队为了阻止义人之石的出现而踏上旅程。拯救世界?哦不,那个魔法师只想独吞义人之石的组成部分贤者之石而已那个武僧只想给神教找麻烦而已至于那个炼金术师,保佑他不是自己想成神吧!...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