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感慨完收视,看完烧脑的剧情分析,大家的目光又回到演员的发挥问题上。
“之前不是一直有人怀疑余寻光会在这种大剧里扛不起来吗,有没有正义选手客观评价一下?”
“我来,自认是要求较高的人了。我觉得余寻光的程俊卿演得超棒,就是那种,第一眼你就只能看到角色,看不到演员本人的演技。”
“十分自然。明明都是非常温柔的底色,明明都是戴着眼镜从朱孟家里出来的人夫,愣是让你联想不到他的其他角色。”
“我觉得程秘书有一种出身底层,然后迫切的想要向上爬的疯感。”
“不是,家人,怎么看出来的?”
“他在车上关于吃饭的抱怨吧。小嘴念念叨叨,心里有很多不平气似的。”
“我就觉得他那段演得特别好,很疲惫,有班味——谁懂啊,我真能从内娱的电视剧里看到班味。”
“第一二集的信息量好大,出场的人物也多,我到现在都有些云里雾里,唯一记住的是程秘书的脸,和与姚方丘之间的张力。”
“对对对,这俩角色整体营造出的氛围好好嗑!尤其是第二集姚方丘百思不得其解,然后还自己幻想出程俊卿跟他对话,麻了,导演这么拍也不知道有什么用意,显得姚方丘多少有些意难平了。”
“看不起赘婿,被赘婿暴打,活该,嘿嘿,哈哈。”
“可能我全程站在程俊卿的视角在看剧,我只觉得好爽。”
除了余寻光,其他演员的演技都在被圈圈点点。
《官运》播出后的第二天,全网都在讨论这部剧。
中国人都是喜欢赶潮流,看热闹的。在这种大势所趋之下,《官运》又吸引到了更多原本对这类剧不感兴趣的观众。
央视制作组的成员们满面红光,就等着今晚播出再创新高;有效播剧的演员们赶紧蹭着有热度宣传自己,以望抓住更好的工作机会。一些访谈节目,也都在抓紧和《官运》剧组联系,希望能请到嘉宾,制作一出节目。
一部优秀电视节目的诞生,让原本较为萎靡的市场绽放出新的花朵。
在第二天播出《官运》第三、四集的片头,提前过来蹲点的观众敏锐的察觉到今天的广告区更拥挤了。
“虽然还是10S一个,但是今天的广告是不是还提前了?”
“今天从7:50就开始放广告了。”
“我嘞个去,央视你也是会赚钱啊。”
“凭这个广告费央视就能赚大钱吧?”
“难说,这部剧里这么多大咖,片酬都要给出去多少吧?”
“对啊,还有余寻光的片酬。”
“???有些人又来造谣?余寻光的片酬根本就不高好不好。”
“最近怎么老有人拿余寻光的片酬说事?他从来没演过偶像流量剧,他的片酬开不到流量剧的价,望周知。”
“对啊,他演的都是正儿八经的偏正剧,好些还是熟人自制。这种剧的制作费本来就不高,所以他的片酬也没离谱过。”
“全天下也只有流量剧的制作费虚高,只有流量演员会在片酬上狮子大开口。怎么,流量都没混出头,就开始狙同期的正剧演员了,是吗?”
“也是心里没数,就算没余寻光,他的饼你们流量演员也拿不到好吗?”
“余寻光27岁就开始演37,有些流量37还在演27,啧啧啧。”
在网友们吵吵闹闹为余寻光发声时,《官运》第三集如期放映。
一开始大家还看得认真,直到洪肃检查完办公室里没有监控,纪宗海暴怒之下拍桌子。
在菠萝老妖直播间里的网友们当时就被他吓得直扣问号。
[这老板怎么回事,狂躁症吧?]
[你再吓我,举报你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