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6章(第2页)

为此,老祖母可气了。

不仅气另起炉灶的新二堂姐,也气怎么都愿意给与帮忙的诸淑娴(苟子)。

诸淑娴(苟子)能怎么办。

她是有孝心,但是孝心不太多……哦,也可以说,她对当个愚孝的傻子没兴趣。

说好每个月只给老太太一百两零花,负责她身边奴仆十八口的衣食,就只给这么多。

老太太说想要粮食布匹,诸淑娴(苟子)也只是按照一百两的购买力,按照市价给她准备。

再多没有了。

要是老太太有意见,那她给东西的市价就不会是大辉朝不受灾时的市价,而是受灾时的市价。

这威胁一出的,老太太就是再有意见,也憋着不敢有意见了。

诸淑娴(苟子)很开明的,只要老太太不犯糊涂犯到她面前,她就当不知道。

毕竟,她对老太太的责任义务,就是让她安享晚年而已。

要是老太太临老了,还能凭自己的能力本事,从她身边,将所有人都误以为的,是她便宜亲爹留下来的人手给忽悠走,也是老太太的本事。

诸淑娴(苟子)不是不知道,不仅新二堂姐、诸家众人没少想从老大夫、尤金尤银姐妹口中套出所谓的,她便宜老爹给的遗产,但最热心想要知道亲儿子到底留了什么保命手段给孙女的,还是老太太。

明明应该是最了解诸淑娴(苟子)的人,居然一点都没有想过,这些东西会是诸淑娴(苟子)自己筹谋出来的,也挺可悲、可笑的。

诸淑娴(苟子)挺佩服自己的。

不仅一点都不意外,老太太在二叔过继了两个一同流放的无父无母的诸家孤儿当孙子后,关爱的重点又回到便宜二叔身上。

还一点都不意外,老太太为了便宜二叔和两个过继来的便宜孙子,想要打她身上“父亲”的“遗产”的主意。

也是,在常胜侯府变成常胜伯府的时候,老太太不是为了二叔做过一次了吗?

那时候老太太打着为子孙好的借口,挪用了本该是诸淑娴(苟子)的财物时,不也是毫不犹豫理直气壮吗?

如今不过是流放了,再做一次差不多的罢了。

按照正常人的情绪感官,是该悲伤心痛的。

而诸淑娴(苟子)面对没法在她身上获得更多好处而日渐冷落的老祖母,竟然丝毫没有悲伤心痛,反而是一种旁观者的,果然如此的清醒。

甚至,每每面对老太太对她日常三顿饭送上门的请安那冷落的态度,还在内心疯狂的反问。

不是吧、不是吧,老太太您居然真的以为她诸淑娴(苟子)会因为在意亲祖母的感官感受,在这没有任何实质伤害的冷脸漠视下,会为了重新获得那廉价且没意义的关爱,悔过般将“父亲”的“遗产”双手奉上吧。

诸淑娴(苟子)只觉得好笑。

教唆老太太的那两个继孙子脑子有问题就算了,老太太也老糊涂了。

她诸淑娴(苟子)要是真的这么轻易就被忽悠动摇,也成不了洛京能说的上号的名门闺秀,众多主母看中的媳妇人选了。

不过,以老祖母那种,只想将她往对她好、对诸家好、最好就是对二叔一家好的人家嫁的眼光,估计也是假装看不见的。

诸淑娴(苟子)可不管闹脾气的老祖母。

只要老太太能吃好喝好地活着,她的目的就达到了。

冷落不冷落的,她没关系,也不在乎。

比起造作的老祖母,新二堂姐和流放队伍之间的斗智斗勇更精彩。

昂~

这小小的流放队伍,因为各种原因,如今分成了三拨人。

以老祖母便宜二叔为首的诸家人为一拨。

他们没有听从新二堂姐的话招揽灾民中的劳壮,而是厚脸皮地拿了新二堂姐的一大批粮食后,以家族为盟地团结在了一起。

比起外来的灾民,他们本能地更相信同族互助。

诸家自身也有这个实力,不需要外来人加入也是原因之一。

然后就是诸淑娴(苟子)也很意外的,以衙差以及剩下的流放罪人联合孙家派遣的管家镖师结盟,招揽了不少灾民中独身劳壮力青壮驱使的一拨。

热门小说推荐
大唐:逆子,还给朕藏了多少惊喜

大唐:逆子,还给朕藏了多少惊喜

李恪一朝穿越大唐,成为了三皇子吴王。因未能熟悉走势,懵逼的他未能如时参加李世民生辰宴完蛋,这下麻烦了!好在有天道系统加持,李恪带着系统的奖励屁颠屁颠登场。李恪父皇,赶紧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