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场大冰雹,让才恢复些许生机的琼州,再次陷入凄凉。
就是诸淑娴(苟子)所在的村子,都零星地挂起了丧幡。
不是死的人少了,而是还有条件挂起丧幡报丧的人不多。
更多的都是直接收敛,冒着雨,草草葬了完事。
这还是有诸淑娴(苟子)提前小半刻钟察觉到天地气息不对,敲锣打鼓地让大家找掩体、让人都躲到厚木板、桌底下,事后还有老大夫帮忙救治的结果。
其他地方,毫无准备地遭到了这可怕天灾袭击的,损失那才是惨重。
冰雹后,是伴随着强风再次袭来的大雨,雪上加霜地将整个琼州淹了后,琼州再次成了一个废墟。
这都不是让人觉得最绝望的。
真正让大家都觉得没了活路的是,海龙王发火了,琼州环海,海水都变得烫手,大批大批的鱼虾蟹浮尸海面……
得了,不用说了。
逃荒去吧!
田地的东西都没了,房屋在冰雹、水泡、狂风后,也都塌了,海里也没有了食物来源,就连随处可见的水,都成了不能饮用的玩意,老大夫说了,这地方都要生瘴气了,再不逃等着死吗。
这时候谁还管什么户籍的,不管是什么户籍,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逃命,活着。
一回生两回熟的,诸淑娴(苟子)再次领着诸家人以及村里仅存的人口开始了北上逃荒之路。
比起之前流放好点的是,这次的逃荒,做主的终于是诸淑娴(苟子)以及非常听她话的诸家人,一路上只她只要安排好用度就行,基本不需要理会什么勾心斗角。
准备逃荒那天,诸淑珍很及时地赶了回来。
极力想要邀请诸淑娴(苟子)领着诸家人到她的岛上去,说她有门路,能供给充足的生活资源,只要投靠她。
诸淑娴(苟子)拒绝了,紧跟在她身后的诸家人,也全都拒绝了,只有村里不少不愿意远离故土的人,跟着诸淑珍走了。
诸淑娴(苟子)不在意,去留凭心,留下的,她尽力领他们走一条生路,离开的,生死自主。
对于诸淑珍,诸淑娴(苟子)一点都不看好。
她那个海上岛屿,也没有离琼州多远,这海龙王发怒……好吧,是海下地心火翻腾的,她那个海岛也是在受灾范围,这些恶劣的情况,迟早会波及到她那里去。
同处一片天地之中,哪里是她夸下海口就能办得到的,除非她敢暴露她的底牌须弥仙器。
诸淑娴(苟子)更倾向于,诸淑珍很清楚其中内情,不过是想空手套白狼地,趁机给自己收罗更多的人手。
不过,彼此已经“和解”的诸淑娴(苟子)懒得戳破她的打算,反正都是每个人的选择,她才不管。
她只顾好想跟她一起走的人,领着他们一路往北。
不是洛京的北,而是往洛京更北的,接近匈族国那边的,漠北的北。
直觉告诉她,想要不依靠须弥仙境,让诸家以及新加入的人都活下来,唯一的生机,就在那一片地方。
等待朝廷救援?
得了吧。
琼州一带州府城县,都一起遭灾了,虽然没有琼州这边那么严重,却也差不了多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以往田地收益没了,大家好歹还能靠着海里资源食物一起熬着,如今赖以生存的地方几乎完蛋了,官府都自身难保,正在努力地维持着最后的安稳,防止民变呢。
要知道,如今琼州这一带安家的,可不是什么老老实实的平民百姓。
谁敢说这些扛过了一场大灾的平民百姓,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
就是知道不是普通的平民百姓,朝廷为了安稳好管理,才在灾后重新打散了安排落户,每个地盘安居的都是一半本地的,一半迁徙的。
这些百姓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都已经是经历过大事情,不是官员们轻易能糊弄的了,都是经历过那场惨绝人寰的水灾、疫灾的人,可比谁都懂,想要活下去,就得比谁都狠。
...
...
...
...
...
赵锦儿是十里闻名的扫把星,被卖给一个快要病死的痨病鬼冲喜,抱着公鸡拜的堂。大家都以为这两口子到一起要完,不想过门后老秦家却好运连连,日子是越过越红火。进山挖野菜捡到狐狸路边买头老羊,老羊肚里带着四只羊崽就连被采花贼掳走都能带辆驴车逃回家而眉目俊朗的痨病相公也恢复健康,成了摄政王?邻国公主要来和亲,相公大手一挥,家有娇妻,这辈子不娶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