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88章 南昆曲水磨腔(第3页)

“咳,本侯孤陋寡闻了,既然如此,那就等着听一听,是哪个大家之作,”

divtadv张瑾瑜随口附和,然后,整个内堂里的人,都抬眼看向入门帘子处,只见到,两个人影,如影相随的入了内,一老一少,一男一女,穿的粗布衣裳,还算朴实,

入了内堂后,

给各位大人行了礼,

大管家一指屏风后的桌椅,让二人过去坐下,示意可以弹奏唱曲了,

二人也不慌乱,拿出琴,还有古板出来,随后试了音色,就开始弹奏起来,

只有张瑾瑜瞪大了双眼,来人不就是顺天府衙门里,徐大人收留的那个女子,唱着北地小调的那位,如今怎么又混到辅大人的府邸了,叫什么来着,对,梅淑,就是她,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随即细细听来,

悠扬婉转的唱曲响起,众人听得迷醉,

昆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声音还要环绕,极为难得,就是需要反复练就嗓音,当然前提就是需要一副好嗓子。

李辅听得频频点头,不知不觉,就闭上眼睛细细聆听,其余众人也是随着一起,

巧了,来的人那嗓音,格外的清脆环绕,

就一会的功夫,李辅忽然睁开眼睛,身边的大公子李潮生见了,立刻大喊一声,

“停!”

“这是西厢记里,听琴的唱段,不像是原来的昆曲,天涯子谱的曲,可没有这些,什么人改的曲子,”

李重厚坐在位子上,呢喃了一句。

杨少师一脸的惊叹,

“您真是法耳啊,这是江南白鹿书院的山长,连玉明闭门一年,调用水墨改出的新昆腔,江南人都叫它水磨腔,眼下,京城还没有人能唱出来,也不知汪大人哪里寻找来的,说是特意孝敬您老的。”

“还是那些书院山长了不起啊,亏了他一年的水墨丹青,就没了烟火气,”

李辅呢喃了一声,江南的曲子,自己最爱昆曲,尤其是江南那些大家所奏,今日能在这宴席上,听到如此正宗,甚至是惊艳的曲子,还真是难得,再看向那边演奏的女子,也不像是专门卖艺的,就问道;

“你这曲子,是何人教的你,怎么这副打扮,也不像是专门卖艺卖唱的?”

梅淑听到辅大人问话,急忙拉着身边的人,走过来跪下,叩拜道;

“回大老爷的话,小女子本是落难之人,和父亲相依为命,身边就这一位老仆,在江南时候,父亲病故,小女子就卖身葬父,被送往江南青楼月来馆,在那里曾经苦学过一段时间,这曲子是馆主找师傅教的,后来,小女子琴艺大涨,就被一位富商看上买了过去,献给了一位大人,才来到此处,”

说完还抹了泪水,可惜,李崇厚睁开眼睛,瞪着眼前的女子,怒道;

“满口胡言,既然是买的,送于老夫,那衣服穿着,不说光鲜亮丽,也必须干净朴素,如何还能穿成这样破旧,何止这个琴声入耳,你手上的琴又是哪里来的?”

梅淑把怀中的琴放在一边,言语中带着哭声,

“大老爷,小女子可没有骗您,这琴,是月来馆的侍女琴,仅有三个,这是其中之一,另外大老爷说的衣物,都在包裹里,小女子身上的,是阿娘还在的时候,给小女子裁缝的,不敢扔掉,还请大老爷明鉴。”

这一番哭诉,也让桌子上的人略显得迟疑,大公子李潮生脸色一凝,知道父亲有所怀疑,起身走过去,把那把古琴拿在手中,细细观摩,上好的楠木,加上精雕细琢的纹饰,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再看背面落款,月来馆侍女琴,倒也没说谎话。

再把落在一旁的包裹打开,里面果然有上好江南锦布做的衣衫,还有不少罗裙,虽是女子衣物,李潮生竟然伸手翻了翻,除了散碎的几两银子,别无他物,随手又塞进去,把包裹系上,回了座位,

“父亲,那个琴是上好楠木雕刻,纹饰华美,必然出自大家之手,背面的落款,确有月来馆侍女琴几个字,包裹里也是上好江南锦布,裁缝好的衣衫罗裙,还有一些散碎银子,别无他物。”

“嗯,知道了。”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